杨林道:“我看你们的船坞对于器件都没有一个非常规范的测量,凭借的都是工匠们的经验,我们的船坞小到每一颗铁钉都是经过周密测量的,这样的好处,就是一旦有损坏,可是很快的修补,而且可以囤积大量的器件,以备不时之需,再来就是我们还可以买卖器件。”
窦衡听得目光急闪,这保修费可是大赚钱的呀。
韩艺诧异道:“二叔,想不到你这么会做买卖。”
杨林忙道:“这不都是你教的么,你忘了么,当初你教我们建房屋,制作家具时,大小都是有标准的,久而久之,我们也就养成了习惯,这也是咱们梅村当初发迹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建造船只的时候,我们也是这么做的。”
韩艺建造房屋的技巧是来自于北美,北美的木板每一块都是有严格标准的,韩艺只是习惯于这么做,梅村的百姓就学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们建造的房屋是非常有规格的,修修补补非常方便,到梅村买个材料,自己弄上去就行了。
韩艺拍拍脑门道:“对对对,我差点将这事给忘记了。”
窦衡想明白之后,欣喜若狂道:“哎哟!杨二叔,真是太谢谢你了,窦某受教了,受教了。”
这又给他生出一笔买卖来。
杨林拱手道:“哪里,哪里。”
窦衡突然又想起什么似得,道:“韩侍郎,我听说朝廷最近要大规模种植桑树。”
“没有大规模,倒是有这事!”韩艺笑道:“你有意思?”
窦衡笑道:“种桑树我倒是不在行,只是我这船坞得要木头。我倒是听说邹凤炽对于种植桑树感兴趣。”
山林还是属于朝廷的,附近村民可以砍,靠山吃山,但是村民也砍多少树,商人如果大规模砍伐,肯定是要经过朝廷的批准。
韩艺呵呵道:“谁不知道你建造船只需要木头,朝廷会给予你们一些优待的,你们要砍木头行,但是得以木换木。”
窦衡诧异道:“以木换木?”
韩艺点点头道:“其实这也是为了你们好,如果你们只光砍木头,而不去种树的话,那迟早有一日会给你们砍完的,因此首先你们得种植树木,朝廷才会批准你们砍木头。”
窦衡一听,完全没有问题,道:“这行啊!”
“你先别忙着答应!”韩艺道:“种树和砍树都必须听从朝廷的安排,不是你想砍哪里就砍哪里,也不是你想往哪里种,就往哪里种,而且种植不是将树种下就可以,你们必须还得负责将树种大,这个朝廷到时会给你们一个详细的规章制度,但不管怎么样,朝廷不是要针对任何人,只是希望能够持续发展,因此在钱方面,朝廷不会要你们太多,这一点你可以放心。”
窦衡听着觉得也有道理,他以前就是买山种树,然后发了木头财,道:“这是当然,我能够拿下这船坞,也全靠韩侍郎,你自然不会害我。”
韩艺笑着点点头道:“你能够明白这一点,那就最好不过,到时咱们在户部详谈。”
要说韩艺是完全为了环境着想,其实那也没有,就古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哪有后世那种破坏力,韩艺只是希望规范,不要肆意的破坏生态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而且,他需要种植一些能够发展经济的树木,尤其是在河陇地区,因为河陇地区开发过早,经过几百年来,生态环境的确是遭受到破坏,他也需要在那边种树,给予丝绸之路的保护。(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文必争
韩艺这几日的主要任务,就是陪杨林在长安逛逛,但也不是随便逛逛而已,从梅村的变故来看,韩艺觉得还是杨林最为靠得住,杨林不发财,那是韩艺不能接受的,因为这个商品全国化,不仅仅是朝廷的事,各个地方的商人也得配合,韩艺必须为自己树立几个成功的例子。
杨林自然是首当其冲。
忠厚老实的杨林并未想到财运马上就要降临了!
这一日,韩艺又带着杨林和杨展飞来到城西的作坊视察。
就别说杨林了,即便是杨展飞看到这规模的作坊,那都是目瞪口呆,这跟官营是旗鼓相当,而且流水线工作是非常密集的,因此看上去比官营还要更具视觉冲击。
“二公子,我没有骗你吧,我这么大规模的生产,肯定会销往扬州的。而且,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韩艺朝着杨展飞笑道。
“冰山一角?”
杨展飞微微有些冒汗,道:“这要还只是冰山一角,那你得花多少钱?”
杨林也是直点头,这一个作坊就比他梅村所有的买卖还要大上好几倍,这真是太夸张了。
韩艺笑道:“来来回回,至少也得有十万贯。”
杨展飞、杨林同时倒抽一口冷气,他们不是没有见过钱的人,只是没有花过这么多钱,在他们看来,这辈子都没有机会这么个花钱法。
杨展飞突然道:“可是你这货物从长安运送到江南,其中运费可不少呀。”
韩艺呵呵道:“怎么?想让我去扬州开作坊?”
杨展飞半开玩笑道:“这当然是想,就你这么一个大作坊,我得多收多少税啊!”
“这才多久,你就变得这么官僚了!”韩艺打量着杨展飞道。
杨展飞道:“我本就是官僚,难道你不是么。”
韩艺笑了笑,道:“相比起我这美酒的价钱,这运费算不得什么,我针对的又不是扬州的百姓,而是那些有钱人,每一坛酒加个几十文钱,我相信没有人会介意的,哪怕一船运送几百坛下去,就能够给我腾出几百贯的船费来,那是绰绰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