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艺先是脑补了一下二人争吵的画面,才上前行礼道:“微臣韩艺参见陛下。”
“免礼,免礼!”
李治竟然笑着说的,仿佛韩艺来的恰到好处,一般这情况,他可得埋怨韩艺几句,又朝着李义府和杜正伦道:“二位爱卿说这么多,肯定口渴了吧,先坐下来喝杯茶吧。”说着,又向张德胜行了个眼色,张德胜心领神会急忙命人帮李义府和杜正伦斟茶。
二人刚好又是平起平坐,相互瞪着眼,哪里有工夫喝茶啊!
李治眼中满是无奈,又朝着韩艺道:“韩艺,你可知道为何朕急着召你前来?”
韩艺摇摇头道:“微臣不知。”
李治道:“事情是关于吐蕃和吐谷浑,近几年来吐蕃和吐谷浑一直都在相互攻伐,据传吐蕃目前正在集结大军,准备发动对吐谷浑的全面战争。可就在前不久,西边传来消息,吐蕃的宰相禄东赞和吐谷浑的河源郡王都已经来我大唐的路上了,他们二人亲自来我大唐进贡,可想而知,他们肯定都是因为这事来的。”
这河源郡王是大唐册封的,其实就是吐谷浑的可汗。
韩艺听得暗骂一声,该死的。
李突然道:“在松赞干布去世之后,禄东赞已经掌握了吐蕃大权,此人文武兼备,当初太宗陛下曾还想要招揽他,在他的治理下,吐蕃的国力也在日益增强,而吐谷浑的实力却远不如前,虽说前线传来的消息,吐谷浑一直处于下风,倘若吐蕃全力进攻的话,吐谷浑恐怕是难以抵挡。”
韩艺立刻道:“那么吐谷浑的河源郡王亲自前来,就是向我大唐求援的。”
李点点头道:“应该是如此,但是吐蕃与吐谷浑都与我们大唐有联姻,而且都是我大唐的属国。”
韩艺突然冒出一个问题,你李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多话了。
ps:求打赏,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七十章 三国演义
韩艺只是微微一愣,但很快就明白过来,暗骂李真是一只不折不扣的老狐狸。
李看似在帮助李治进一步说明,实则是表达自己的意思,很明显他是主战的,只是因为他身份特殊,如果他提出自己主张的话,万一这跟李治的想法不同,那么就会陷李治于两难之地,李治怎么可能驳李的面子,李更加不可能让李治为难的。但是如果李治决定出兵的话,那李肯定会主动请缨,他是一名军人,只要是外敌,甭管是谁,他都不会拒绝的,内部的话,他就会缩起来,就跟当初的玄武门事变一样,坚决不参与。
其实吐蕃、吐谷浑与大唐的关系,就是两个小老弟与大哥的关系,又都是联姻关系,当然现在吐蕃的国力也在蒸蒸日上,军事力量与大唐相差不大了。
以前吐谷浑实力强大的时候,也经常对吐蕃动武,这两国是世仇,而自禄东赞掌权以来,进行一系列制度改革,致力于安定吐蕃内部。同时也继承了松赞干布的对外扩张政策,继而又灭掉了吐谷浑的盟友白兰部,势力大大增强。
而吐谷浑国内接连发生动荡,实力大不如前,天平渐渐向吐蕃那边倾斜了。
韩艺还未开口,杜正伦就起身道:“陛下,臣曾与禄东赞这人曾打过交道,此人野心不小,而且从吐蕃的种种举动来看,极有可能是想要消灭吐谷浑,一旦吐谷浑被吐蕃占领,他们吐蕃直接威胁到我们的河陇地区,这可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若被吐蕃给占领,那他们可以轻易割断我们与西边的联系,令我大唐陷入困境。”
他急着开口,就是想要争取韩艺的支持。
但是李义府岂会让他得逞,也站起来道:“你这分明就是杞人忧天,根据凉州传来的消息,两边是在相互攻伐,此早已成为常态,至于说吐蕃集结大军,那不过都是传言,还未得到证实。就算吐蕃有此打算,他吐蕃敢跟吐谷浑开战,但是不代表他敢跟咱们大唐开战,不管是哪方面,吐蕃都不是咱们大唐的对手,至于你说吐蕃会威胁到我们的河陇地区,这更加是荒谬,真正觊觎河陇地区的一直都是吐谷浑,在贞观初期时,就是吐谷浑就趁着我大唐与颉利交战之际,意图控制河陇地区,是后来被卫国公李靖打败,才向我大唐臣服的。
另外,我们大唐凭什么出兵帮助他们,一旦我们出兵的话,那么吐蕃必定会与我大唐撕破脸皮,认为我们大唐有意偏颇吐谷浑,而吐蕃亦非小国,又处在高原地区,不是轻易就可以打败的,这必将是一场消耗战,我们大唐犯得着为了别的国家,消耗咱们自己的国力么,就让他们相互消耗便行了,我们大唐可坐收渔翁之利。”
许敬宗点头道:“老夫以为李侍郎说得极有道理,吐蕃和吐谷浑与我们大唐是同等的关系,而他们之间恩怨已久,可谓是世仇,咱们大唐不管是出手帮助任何一方,势必会与另一方交恶,况且我们大唐根本没有为此做出任何准备,贸然出兵,万一输了,那可如何是好,陛下如今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不宜大动干戈。”
说到这里,他捋了捋胡须道:“以老夫只见,陛下口头上告诫禄东赞一番便算是仁至义尽了。”
李义府和许敬宗是万不想打仗的,他们现在要做的是争权夺利,一旦打仗,他们的作用就将会降低,李治肯定偏向武将一方,上一回韩艺一战就打来个宰相,很多将军都晋升了,这是他们决计不愿见到的,因为他们不能从中获取任何利益,反正又没有必要一定打。
李治点点头,他此时此刻是真不想打仗,因为他知道打仗劳民伤财,关键还是为别人去打,而且他一直以来都是采取两不相帮的方略,他也不想改变这个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