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转移话题?我可不会上当!韩艺淡淡道:“什么事?”
萧无衣道:“我听爹爹说,好像门下侍中韩瑗和中书令来济又得罪了陛下。”
“这跟咱们有什么关系?你可从不关心这事的。”韩艺说着突然一愣,道:“你说什么?韩瑗、来济又得罪了陛下?”
萧无衣点点头道:“具体我也不清楚,你知道我爹爹可不会跟我说这些的,我只知道陛下撤下了他们的同中书门下三品,并且加封李义府、许敬宗、崔义玄、杜正伦四人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韩艺听得一脸惊讶,这绝对是大新闻啊!
这唐朝的宰相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窝人,原本还有确定的人数,什么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中,左右仆射。可是当初李世民是尚书令直接跳皇位的,因此尚书令就空置了,但是总得有人管尚书令的事吧。李世民就加了这个同中书门下三品,权力等同于尚书令和中书令这些宰相。
但这同中书门下三品不同于尚书令这些,皇帝可直接任命,不需要走流程的,根据古代的制度,册封宰相是非常严肃、庄重的一件事,俗称就是拜相,因此想要废除宰相,也是一件大事,很麻烦的,要走很多流程,还不一定批的下,因为宰相就是管这事的,他能让废除自己的诏令通过吗。
这么一来的话,等于这一窝宰相又从固定的变成了临时工,皇帝看你不爽的话,把这个称号一摘去,那就不是宰相了,就是一个公务员了。
那么无异于进一步巩固皇权,削弱了相权。
长孙无忌也加封了同中书门下三品,但是长孙无忌牛逼是因为这一窝宰相都是他的人,等于将这一窝宰相又变成了一个人,因此李治也非常怕他。
既然能够巩固皇权,那么皇帝当然喜欢这种制度,因此演化成加了这官名的人,才是真正的宰相,当然,目前处于这个制度过渡期,中书令、门下侍中还不完全是摆设,还是有权力的,只是一般不设,但是加了这官名的,那就是皇帝信任的人,是在皇帝的权力圈子里面。
撤下韩瑗、来济的同中书门下三品,就是预示着他们离开了皇帝的权力中心。
这可不是小事啊!
ps:三更送到,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是清白的
郁闷!
韩艺非常郁闷!
这一来一回,事先就预定好的左右鸡翅膀没了!
虽还不明白是怎么个情况,但韩艺已经将长孙无忌给埋怨了个遍,这韩瑗、来济出错,长孙无忌是难辞其咎,他还没死了,怎能够容许这种情况发生,你让我当关陇集团的扛把子,结果我这还没有当,关陇集团主要成员就所剩无几,那我还玩个蛋啊!
闻此消息,韩艺连与萧无衣**的心思都没有了。
萧无衣也没有久留,因为他知道皇帝搞这么大的排斥,大军肯定也要准备的,家眷不宜留在这里,而且因为这里离长安城还有一段路,要早点回去,不然就宵禁了。
小野也跟着回去,他就不太爱待在军中,今晚打算跟小胖秉烛夜谈的,反正韩艺待在这里非常安全,不会有危险了。
队伍在此休整一夜,第二日准时准点往长安城行去。
今日天公作美,阳光明媚,一路兴来,鸟语花香,闻够了马奶味的将军们,是拼了命的深呼吸,还是那熟悉的味道。
被软禁多日的程咬金终于出了马车,上了马,他没有犯法,不跟王文度一样,虽然自甘被软禁,但还是大总管来得,还得他去跟李治打招呼了,可是他却一点威风凛凛的气势都没有,看上去倒是像似奔赴刑场的。
行得两个时辰,来到了玄武门前!
一眼望去,那家伙,人山人海,文武百官一字长蛇阵排开,中间是一辆四匹骏马拉着的龙撵,两边都是百姓。一般来说,这玄武门是不准百姓来的,但是李治特别允许百姓前来迎接他们凯旋归来的将军们。
可是因为这种情况在唐朝是非常常见的,贞观后半段,唐军几乎是所向无敌,已经见惯不怪了,因此百姓脸上也没有那种喜极而泣的激动之情,有得只是一种自豪感,肃然起敬。因为唐朝先灭东突厥,如今又灭西突厥,等于是将整个北方民族都给打败了,简单来说,老子就是天下第一,而且是名副其实,身为唐朝百姓,那是非常自豪的。
实在是当代没有火药,不然的话,必须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非常之盛大!
这都是李治要求的。
为什么?
这都是因为他爹李世民!
有个这么牛的爹,对于儿子不见得都是好事,因为很难走出李世民的阴影,人家一说李治,那就是李世民、天可汗的儿子,但是李治不想被人这么称呼。而李世民的成名作那就是灭东突厥,报了一箭之仇,而一战,原本只是去平叛的,但是经韩艺这么一捣鼓,就把西突厥都给端了,这就不得了了,李治心里当然想,今后史册就会写,李世民灭东突厥,我李治灭西突厥,父子旗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