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这都被看穿了,看来我下回还得再委婉一点。韩艺一脸懵懂道:“什么反谏,微臣不是很明白。”
李治笑而不语。
高履行呵呵道:“韩御史,你此番言论,倘若反过来说,就是如果商人能够将国家和百姓放在第一,那么就理应得到尊重,好比你。”
别看韩艺一直说什么不提倡重商,但如果反过来想,那就是在提倡重商。
韩艺道:“下官何德何能,与高尚书相比,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
长孙无忌笑道:“那与那些商人相比呢?”
韩艺轻咳一声道:“这个………就见仁见智了。”
三人又是呵呵笑了起来。
但这也是实话,韩艺确实比那些商人强。
韩艺这话是一语双关,如果他们赞成的话,那么就等于遵从价值观,而非是门第观,那我韩艺为国为民,朝廷应该多多提拔才是,但如果不赞成的话,那岂不是说我就是因为出身长孙家,才当上太尉的。
李治面向长孙无忌询问道:“太尉,不论韩艺的私心,你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也犯难,毕竟他还是要维护贵族的地位,重商可以,但是不能让商人威胁到贵族的地位,微一沉吟,道:“老臣认为韩艺说得非常好,同时也可以平息朝廷近日来的争论,究竟重不重商,关键不在于朝廷,而是在于商人,倘若商人能够如韩艺所言一般,以国家和百姓为先,那朝廷应当给重视和奖励,倘若不能,那必须得继续抑制商人。不过,老臣始终还是认为,不管朝廷是如何看待商人,都不能动摇农为本的国制,毕竟人以食为天,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李治点点头,道:“朕也是这般想的。不过韩艺作为商人,能够有此胸怀和思想,令朕对商人的确有所改观,也令朕对散贫民于商,充满了希望,但是此事切记不能操之过急,开放夜市,增加商人,只能作为朝廷的一种尝试,而非是一项政策,朕还是赞成韩艺的观点,当先授德于商,让商人懂得若能与朝廷与百姓同心同德,朕可以给予他们重视,可若他们自甘堕落,那也怨不得人。”
他非但不觉得韩艺这点小心思可耻,反而非常赞赏,韩艺这种出身,只有自己夸自己,别人是不会夸他的,要上位就要有这种脸皮,往死里给自己贴金就对了,君子那一套,韩艺真心没有资格玩。
“陛下圣明。”
几人齐声道。
李治觉得光说还是没有用,得用行动来表示,沉吟片刻,道:“高尚书。”
“臣在。”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你将这两句话置于两市最醒目的地方,朕要让天下商人明白,不管他们怎么谋求利益,但绝不能离开这‘仁道’二字,否则的话,朕也绝不姑息。”
“微臣遵命。”
ps: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求打赏。。。。。。(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一章 刚出龙潭,就入虎穴
韩艺没有上朝,故此并不知道,其实近日来,朝中对于反对放宽宵禁,增开夜市的声音一直就没有停过。
因为增开夜市,放宽宵禁,都是伤农重商之举,你增开夜市,就必须增加商人,等于就是一种鼓励从商的政策。
问题是唐朝建国以来,都是以农为本的国制,而且是纯粹的,商人就是那么一点点,每一项政策,都不利于商人,利益农夫,在这种制度下,国力发展迅速,蒸蒸日上。
你李治在这个时候,做出改变,这可是非常要命的。
他们都认为应该继续坚持这种重农的政策。
但是也有不少人是赞成的。
因为不是唐朝才开始以农为本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但是历朝历代都是到了极盛之后,就立刻走下坡路,这就是因为土地兼并导致的,农夫一旦没有了土地,那只有起义这一条路可走了,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
现在唐朝也面临着这个情况,小农经济已经发展了极致,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的现象也是愈发严重,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