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艺答道道:“微臣之所以扩大北巷规模,费劲千辛万苦,从两市请这些人过来,实际上是为了给夜市腾出位子来。”
高履行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他敢肆无忌惮的扩大规模,而且还从两市招人过去。
李治诧异道:“为夜市腾出位子来?”
韩艺道:“不错。夜市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一些贫穷百姓寻求生计,那么势必要增加新的人进来,可是如今两市都已经饱和了,若不腾出一些位子来,那这些新的商人也就进不了。”
戴计忙道:“可这事先就说好了,在外面搭一些棚子。”
“但是这绝非长久之计。”
韩艺摇摇头,道:“而且西市目前的格局也不适合夜市,因为夜市主要是依靠酒楼等饮食店撑起来,很少人会选择晚上出去买什么,但是由于我们大唐的百姓习惯在家里吃,而且还有宵禁的存在,即便百姓愿意上酒楼吃,那也唯有中午这一顿饭,故此两市的酒楼、酒肆比较少,因为利润微薄,还不如卖米赚钱。
可若是放宽宵禁制,那么就多出了夜饭、宵夜两顿,等于利润至少翻了三倍,那么饮食行业必定会发展起来,而且要比很多行业都要赚的多,我现在招去北巷的那些商人,都是各行中不起眼的商人,他们是走是留,对于两市而言其实并不重要,但是如果将他们的店铺改造成酒肆、酒楼,那么同样一块地,创造的价值就会多出许多来。而两市也会因为这些酒楼、酒肆的存在,而吸引不少客人前来。当然最为主要的,还是能够帮助不少百姓谋求生计。”
ps:求月票,求推荐,求打赏,求订阅。。。。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七章 左右逢源
既然韩艺前面敢与那些商人签约,那么他自然有把握能够让这一纸合约生效,不然的话,他岂不是坑了那些人么,真是这样的话,他哪里还有什么信誉可言,这对于一个商人而言,那可是致命的。
直到这一刻,高履行、戴计等人才明白,韩艺从头至尾,都没有将两市的商人放在眼里,纯粹就是在玩弄他们。
不但打的两市商人抬不起头来,同时还能给夜市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
服了!
戴计是彻底服了。
李治瞥了眼戴计那垂头丧气的表情,差点没有笑出声来,心中也赞道,这小子还真是聪明,这一点似乎大家都没有想到了。点点头道:“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点头赞成。
高履行却皱眉道:“如果只是在外面搭棚子的话,朝廷可以支助一些,但是那些店铺并非完全是属于朝廷的,还是那些商人自己出钱建的,就算他们愿意卖了,那些百姓如何买得起,即便采用租的,怕也是租不起。”
两市虽然是属于朝廷的,但是店铺还是属于商人的,只是地是属于朝廷的,毕竟两市也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不可能你来一个商人,朝廷就帮你建一间店铺,但是朝廷拥有绝对的管理权,要你怎样你就得怎样,店铺多大,造在哪里,那都是朝廷说了算,你违规的话,就是犯法。
但是朝廷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强占别人的商铺,将人驱赶出去,故此当初朝廷才会将权力交给行会,利用行会投票来逼迫钱大方等人,即便钱大方他们离开两市。店铺也是出售给别人,而不是送给别人。当然,如今随着大家的财富与日俱增,两市已经达到饱和,很多人都想来两市做买卖,尤其是钱大方他们那种大商铺。真不愁卖不出去。
但是能够买得起,都是富人,穷人肯定是买不起的。
现在是帮助穷人做买卖,店铺他们用不起啊!
韩艺笑道:“下官建议朝廷出钱将店铺盘下来,然后以廉租的方式租给百姓做买卖。当然,如果朝廷不愿意的话,我个人愿意出钱将这些店铺都给盘下来,然后完全按照朝廷的指示租给百姓,甚至可以免除一到两年的租钱。等他们生意稳定之后,我再开始收租。”
长孙无忌听得很有趣,他真不相信韩艺会这么大方,道:“韩艺,你此话当真?”
韩艺点点头道:“如果朝廷答应的话,我立刻交钱。”
李治听得有些纳闷了,这世上竟还有如此好人,真是闻所未闻呀。道:“你为何愿意这么做?”
韩艺一脸忠诚道:“为君分忧,乃是微臣的本分。区区小钱,何足挂齿。”
李治一听,哎呦,真是感动啊!
高履行看不下去了,呵呵道:“韩御史不亏为买卖出身,高某佩服。佩服。”
李治询问道:“高爱卿何出此言。”
高履行道:“陛下,两市就这么大,而做买卖的人是越来越多,商人有云,物以稀为贵。买卖人越多,这店铺就越值钱,即便韩御史免两年租金,到时他一出售,价钱恐怕得翻了一番。”
李治、长孙无忌等人听得恍然大悟,心里均是大骂,你个奸商。
但同时也真佩服韩艺的胆量,竟敢当着皇帝、太尉的面,火中取栗。
你个混蛋,断我财路。韩艺也故作恍然大悟,道:“这样也行啊,下官方才光顾着为陛下尽忠去了,还真没有想到这茬,高尚书不亏是户部尚书,下官佩服,佩服。”
李治再不信这厮了,轻咳一声,道:“就算朝廷愿意买,那些商人也未必愿意卖呀。”
朝廷愿意买,对方能不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