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看起来都有机会成为太子的端王和宁王,敬王楚承启无疑就是个皇室中的纨绔,自打能把话说得顺溜起就能将宫里上到太后皇后,下至各宫嫔妃逗得开怀大笑,再年长些就拿了他宫里侍候的宫女初尝了男女情事,后来封了王住到王府去,更是变本加厉,见着哪家小娘子长得漂亮,任是使出何种手段都一定得弄到手。
为了这个,楚承启在京城不知道惹出多少事来。
偏生这人的容貌还是几位皇子里最出众的,只凭这张好皮相与他那惯会说甜言蜜语的嘴,就能哄得无数怀春少女明知道他不是个值得托付的人,却仍前仆后继的往他身边凑。
到得如今,京城里但凡是不想攀龙附凤的好人家的女儿,几乎是闻敬王而色变。
但对那些只想过富贵生活的女子来说,敬王府却又是个极好的去处。
与楚承启相比,庄王世子楚承玉无疑是所有人公认的翩翩君子。
庄王一脉自大周朝建立起就掌了宗人府,在皇室宗亲里的威望颇高,与定国公府一般无二,庄王府两代单传,楚承玉自打出生起就请封了世子,其人自幼聪慧好学,待人温文有礼,平时在外行走,遇到有难的普通百姓亦会伸出援手,是以甚得京城普通百姓敬重。
这两人性子南辕北辙,虽是嫡亲的堂兄弟,往前在京城的交集却算不得多,如何会结伴一起来了清河?
楚承启闻言一把拍在宁致远肩头,“我们当然是跟着你来的,早就听说你来了这乡下地方,还一呆就是一个月,可别是这里有什么美人把你给迷住了吧?”
楚承启说的本就是玩笑话,虽然宁致远有个风流名声,可他们这些与亲近的人如何会不知道他那名声有多少水分,当初若不是看他的面子写了那首诗,也不会有后面这名声。
宁致远听了沉默了一瞬间。
于他来说,这里还真有一个将他迷住了的美人。
不想被楚承启发现异状,宁致远先是冲楚承玉点了点头,然后冷淡地瞥了楚承启一眼,“我看你不是跟着我来的,而是又惹了什么麻烦所以出来避祸的吧?”
同在京城这么多年,又是表兄弟,宁致远又怎么会不清楚楚承启是个什么人。
听他这样一说,楚承启不乐意了,“宁小盼,你这可就不对了,咱们好歹也是一起长大的表兄弟,有你这样埋汰人的吗?难不成,这小小的清河还真有什么美人把你迷晕了,从前你可没待我们这么冷淡过。”
从前……
说的是他没有想起前世的记忆之前吧。
宁致远如此想着,也就无视了楚承启对他的称呼,然后转移话题,“你们既然早就来了清河,想必也不会不知道我家的宅子在哪里,为何不见你们上门?母亲想是会很乐意见到你的。”
这话就是宁致远明知故问了。
楚承启的好色风流满京城都知道,就连元昌帝也没少为有这么个让他丢脸的儿子而头痛,只不过楚承启嘴甜,总能哄得太后宁氏护着他,就连元昌帝想要管教他也得过了太后这一关。
若说京城还有谁能让楚承启服管教,那必定是安平长公主楚静姝了。
楚静姝是元昌帝的亲妹妹,也是太后宁氏的掌上明珠,对元昌帝和太后的影响力可都比楚承启来得大。
如今又是在惹了麻烦外出避着的时候,楚承启怎么会主动往楚静姝跟前凑?
出于某种原因,宁致远没有告诉楚承启和楚承玉安平长公主和宁景昌明日就要启程回京的事。
正在宁致远暗自盘算着如何才能快点把楚承启打发走时,却见楚承启突然靠近他,鼻翼微微抽了抽,然后仿佛发现了什么秘密一般,指着他道:“宁小盼,我闻到了,你身上有香味……”(未完待续。)
第172章 楚承启
认识宁致远的人都知道,他的衣裳是从来不熏香的,所以在宁致远身上闻到香味,楚承启才会如此大惊小怪。
不仅楚承启,就连庄王世子楚承玉也颇为惊讶地看了宁致远一眼。
“看来咱们的宁大才子,如今这也是动了凡心了……”楚承启说话的同时又微微一拧眉,“不过,这香味好像在哪里闻到过。”
宁致远听到这里心头便是一跳。
楚承启好色,还尤其爱研究那些一般是女子才会喜欢的合香之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能闻香识美人的。
方才他与顾青未靠得近,身上难免就沾了些属于顾青未的味道,而楚承启之前也是与顾青未打过照面的……
宁致远自重生那天起就已经下定决心这一世定要再娶顾青未为妻,可他现在与顾青未毕竟还没有任何关系,在这种时候,他不想让楚承启注意到顾青未的存在。
别看楚承启在他和楚承玉面前没有摆出什么皇子王爷的驾子,可那是因为他们不仅是堂兄、表兄弟,而且庄王府和定国公府都不容小觑,若是换了一个身份稍差些的人,只怕看到的就不是楚承启这一面了。
两世为人,宁致远认识楚承启也不是一天两天,他非常清楚的知道,在别人面前,楚承启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渣。
以楚承启那好色如命的性子,只要叫他见着了顾青未,他一定会咬住了就不松口。
楚承启可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是“朋友妻不可欺”,这些年来京城与他有过关系的女子可有不少都是有夫之妇,若是宁致远这时已经与顾青未定了亲,顾忌着宁家,他也许还不得不收敛着,可宁致远现在根本就还没能做到这一点。
好在,以楚承启的性子,他应该不太可能会在清河呆多久。
“母亲最近爱熏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