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农与工商,
行行响叮 ;
一旦把瘾上,
—— 清汤。
八字生得好,
洋烟吃不了;
糕糖与果饼,
—— 过早。
九九天气冷,
睡在铺上滚;
无钱干着急,
—— 受紧。
子孙受贫穷,
背地怨祖宗;
求神与拜佛,
—— 不中。
“三句半”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由四个人说唱,前三人一人一句,最后一人说半句,敲一声锣。简单、生动的词句,热闹的气氛,将抽大烟的危害说得十分透彻、深刻,让人刻骨铭心,没齿难忘。
在甘肃天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具体而生动地描述了吸大烟的人,从上瘾、伤身直到死亡的全过程。歌谣的具体内容如下:
烟民心态与悲惨下场(4)
面黄肌瘦精神少,有病了;
身上穿件破烂袄,底丢了;
不论干湿就睡倒,瘾发了;
妻室儿女哭嚎啕,不管了;
父母无病逝故早,气死了;
不完钱粮不纳草,地卖了;
赤身露体到处跑,拆光了;
日窃夜盗人人恼,不远了;
走在野地尸难找,狗吃了。
在新疆,解放以前烟毒泛滥,人们深受大烟的毒害。当地流传着许多歌谣,反映着人们对大烟危害的认识,对大烟的痛恨。其中,有一首歌谣是这样写的:
正月里来是新年,清朝要兴鸦片烟。
白天抽来黑里喧,分不开眉眼颠倒颠。
二月里来龙抬头,户儿家备耕齐动手。
拉粪整地选籽种,大烟籽事先要选够。
三月里来是清明,大烟瘾犯发疯狂。
好地选了几十亩,要把烟花种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