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仁继续站在院子里。
片刻,有人从厨房端出了早点,端进了屋子。
“咦,老爷您看,这是什么?”一个女声惊讶地道。
“给我看看。”男声有些沧桑,语气颇为慎重。片刻,又听他道:“硕鼠!安敢如此!”十分愤怒。
“老爷,怎么了?”女声有些担忧。
“没什么,有人匿名送了重要消息。”男声道:“是外面的事情,你就别过问了。”
莫仁听到这里,慢慢转身,乘着天亮之前最浓的夜色,纵上高墙,离开了小院。
太阳初升,早朝差不多已经结束了。
莫仁坐在一个规模不算太大酒楼之中,点了一笼包子两个小菜一碗粥,专心致志地填饱着肚子。
这个酒楼虽然不见奢华,但却是十分干净实惠。尤其是早上的包子晚上的面,味道十分不错。因为离六部衙门不远,所以很多品阶不高的小官小吏,有时候不想在家吃,就会过来吃饭。
这些小官小吏们自然是没有资格上早朝的。
但他们在六部做事,伺候上官,惯会察言观色,消息最是灵通,也爱堆在一起悄悄议论。虽然真正的大事肯定要谨言,但很多事情,还是能够拿来议论的。
比如现在。
“哎,听说了吗,咱们的明镜大人今天说话上折子了。”
“咦,真的假的?明大人真找到事情做了?”
御史明镜刚直不阿直言敢谏,但却从来不风闻奏事。他一旦开口,几乎都是掌握了实际情况,才上折子的。而他一张嘴巴十分厉害不饶人,一旦有人被他抓住了小辫子,基本上没有能逃掉的,或多或少都会得到惩罚。
后来,大家也学的乖了,暗里有什么龌蹉,一定要避开明大人不让他知晓,有胆敢向明大人通风报信的,都被整治了很惨。甚至一度,朝中有两派为了利益之争,纷纷向明大人曝光彼此的丑事,结果全被明大人抓住了狠狠地惩治了一番,都没落了好……于是,朝中大人们也有了明悟,默契都不利用明大人了。
所以,这几件,御史明镜日日上朝却难有上奏,竟然是被整个官场给冷落了!
所以,明镜大人开口,就会立即引人注意。
“明大人这次也不知怎么突然想到的,竟然开口求皇上委任他为巡查时,彻查官仓里的粮食储备情况。”有人小声地道:“难道他知道了什么,怀疑有人贪墨不成?那是官仓啊,一年四次巡查不是闹着玩儿的,谁有那么胆子敢冒这么大的险?”
“大约是明大人觉得无聊了吧,反正算算时间,下次巡查也就这这个月底了,他请命,也能找点儿事情做。”有人道。
“我觉得没有那么简单。据说,明大人一开口,好几个官员都表示了反对呢。”
“那后来呢?”
“后来,皇上给煳弄过去了呗,没说用明大人,也没说不用。”
“……”
各种议论,盈盈于耳。
莫仁坐在角落,专心于他桌面上的饭菜,没有抬头,仿佛没有听到任何话。
黄昏。
又有消息传来,说明镜大人于早朝之后执意求见了皇上。也不知他怎么说服了皇上,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