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如何向渤海王进谗言,将胡不为挫骨扬灰,如何让赵王后失去理智携带了武器闯入了大王寝殿……这些,都是海盗王叔的手笔,与他没什么关系。
“大康的皇上病好了,只待整治一番内政,就会兴兵南下。”莫仁有些冷,道:“胡人没用,硬是不敢与大康真正碰一下,只怕两家还会结成联盟,一同南下。”
“大康强势,大夏积弱。若一但大康联合了周边列强,允诺吃肉喝汤,一共封锁进宫大夏的话,大夏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莫仁道:“所以,乱一个渤海国,就能减少大夏一分压力。”
徐玫了然。
前世的大夏,最后也面临过这样艰难的局面。然后才有了胡不为的一去不回。
大夏换成了莫仁这个宣仁帝,在其人各国眼中让人是一样的。
是肥肉。
迫不及待地想要分而食之。
“你需要人手,帮助你掌控此地局面?”徐玫问道。
莫仁点点头,道:“我之前打探的消息有限,没有料到一个胡不为竟然在赵王后心中如此重要,竟然能引发出这种大乱。我孤身而来,本只想杀掉胡不为就走的。”
他没有人手也没有时间能在渤海国搅风搅雨。
预料不足,准备不足。
“眼下局面实在大好,我若是就此离去毫不关注,实在有些可惜。”莫仁道:“若是有可能的话,师妹,我希望你能说服徐家商会继续跟进这场内乱。”
“徐元发展需要更多的汉人愿意背井离乡前往南洋。而渤海国百姓通用汉话汉字,根在中原,归根到底,也是汉人。若此处内乱,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投奔徐元,前往南洋,寻一片乐土。”
“师妹,这也是我与你提过的,利益一致。”
大夏需要渤海国一直乱着,来减少一份压力;而徐元则需要从这内乱之中,得到关键性的人口。徐元要发展壮大,需要大量的,说汉话写汉字的人口。
“我答应你。”徐玫权衡了一下,便答应了下来。莫仁将利益摆在了明处,她不傻,知道这其中的确有徐元的极大好处,所以很干脆地做出了决定。
“不过,师兄你这里,还是放一两个自己人比较好。”徐玫道:“我这里正好有两个人,可以引荐给你。”
她想到了衡山和嵩山。
“哦?”莫仁有些惊讶。
徐玫招了招手,待朱燕进来,吩咐道:“那两位公子走了没有?去将他们请来,就说有贵人召见。”
在等待的时候,徐玫将衡山和嵩山的情况介绍了一遍。待两人过来之后,徐玫向两人介绍了莫仁。
衡山和嵩山骇然,立即下跪行礼拜见。
“起来说话吧。”莫仁淡淡地道。
“之前青龙山之事,已经随着胡不为的死,而尽数成为过去。这是陛下给你们的承诺,金口玉言,绝不食言。”徐玫道:“还请两位不要怪我自作主张,暴露两位过往才是。”
衡山二人早就知道,宣仁帝曾经在徐家玫小姐手下待过的往事。更何况,此时宣仁帝竟然能孤身前来渤海国与徐玫相见,足见他心中,徐玫分量之重。是以,有徐玫作保,他们再不必忧虑什么。尤其是嵩山,他受过洪光道长的手段,又在胡不为手底下抓过人,此时听见徐玫言说前事了断,当即心事尽去,感激万分,向徐玫行礼道:“不敢!小姐大恩,在下没齿难忘,粉身碎骨,愿报万一!”
衡山只是知情。
但他不一样。
他还是逃兵!
若无人作保,他就是回到京城,就算不用改头换面隐姓埋名,也要缩起脖子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