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未经请示杀了一个同样持有上方宝剑的总兵。
他为什么要杀?
大敌当前,自相残杀,袁崇焕想干什么?
毛文龙的十万兵士如果乱将起来,引后金入关,整个大明王朝将危在旦夕。
朝廷骚动了。
这是一种莫名的恐惧情绪背后的骚动。
数十名大臣纷纷上旨,请诛袁崇焕。
崇祯将内廷宫门紧锁。
凡有大臣求见者,他一律不见。
他要思考一个问题:用袁崇焕,是不是用错了?
上方宝剑PK上方宝剑。
崇祯的上方宝剑PK天启的上方宝剑。
袁崇焕乱了纲常伦理啊!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他最想用的人是这样的:能力超强、品行超好。
然而,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崇祯终于发现自己是个苦命天子。
他找不出这样一个复合型人才。
17世纪,人才最贵。真理再一次被验证。
作为一个天子,他竟然只能默认皇权被严重践踏的现实。
他发现自己也和袁崇焕一样,人生别无选择。
这样的发现让他忧伤不已。
而且,更让他悲哀的是,他还不能像那些大臣们一样可以直抒胸臆。
他的苦不能对任何人说。
袁崇焕是他用的,他不能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这事关皇道尊严。
更要命的是,袁崇焕对要用他,错也要用他。
因为收拾辽东的烂摊子离不开他袁崇焕。
毛文龙是他杀的,他必须做好善后工作。
袁崇焕杀了毛文龙,皇太极一定蠢蠢欲动,挡住后金的铁蹄,除了袁崇焕,谁还可以胜任呢?
商女不知亡国恨。满朝的文武一个劲地喊杀,满朝都是商女啊!
在一片喊杀声中,崇祯下令褒奖袁崇焕,指出他杀毛文龙是为国除害,同时再次申明,在辽东,袁崇焕一切可以便宜行事。
能曲能伸,这是一个帝王的隐忍术。
但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做到。
崇祯做到了。他将大明的气数又往前推进了一些。
只是,大明的气数究竟能推多远能推多久,无人知晓。因为这事关天命。
崇祯是天子,他能勘破这天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