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明末风暴 > 第423部分(第2页)

第423部分(第2页)

年少气盛的俞襄在母亲面前还展露出几分孩子气,方子仪却没有因为他的孩子气而掉以轻心——俞国振的儿子,怎么会乱说话,这小子在玩心眼!

“你是说真的?”她轻轻皱眉:“你想去北面?”

俞国振准备与罗刹人争夺黑水和北海之事,在华夏高层已经是人尽皆知了,为了能动员全部力量。俞国振将黑水、北海对于华夏的意义说得很透彻:即使如今的实学技艺还无法完全开拓黑水与北海,但在不远的将来,这些地方也必然将为华夏进一步工业化提供无尽的资源。而且,在华夏收复辽东之后,在辽东推广大种植园农业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辽东肥沃的黑土、广阔的平原与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相得益彰,仅仅三年功夫。就成为华夏最大的油料作物供应地和第707章篪、张正四人,其中章篪获得任命,最让人吃惊。这四名次辅除了章篪之外,都有十年以上主政地方的经历。俞国振很明确地说,未曾有十年以上的地方经历,不得入中枢充任中层以上官职。以此来避免那些幸进之徒和脱离地气只知道衙署斗争的“能人”。

而地方官员任命则甚为顺利,此时华夏领土广大,直辖之地便有五十四省。五十四名各省督抚、驻军总兵宣布出来,在座诸人中大约有三分之一便已经各司所职。崇祯看到这一幕,心中顿时了然,这次参与联席会议的剩余人等,大约就是中枢部、院的各级要员了。

俞国振并不蠢,如今便要在华夏推广选举制,结果必然是一场闹剧,对于搞什么分封,更是将有限的资源花费在内耗上的勾当。在俞国振看来,中央集权乃是治理一个大国必然的选择。即使是后世花旗国,其本质依然是中央集权,只不过集权的方式与华夏不同罢了——否则也不会有南北战争这样的事情发生。正是拥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故此其才能发动牧歌式的西进运动,才能在短短百余年间修出数十万公里的铁路。才能吸纳世界英才坐享两次世界大战之利。

而与之最成相反的例子,莫过于拥有强X之都的白象国了,因为没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所有的政策,都无法得到贯彻,甚至连被认为包治百病的民主政治。都无法改变其落后的源于奴隶社会的种姓制度。于是乎一个无论是人口还是资源都极具潜力的国家,生生成了四不象。…;

六八八、新朝自有新气象(四)

俞国振对于旧朝官员不曾大肆追究,为的是减少张献忠、刘宗敏治下官员的抵抗之心,他如今已经做好了准备,统一华夏,开展全面建设,可以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这五年来,他积累技术、资金与人才,准备已经相当充分。

他没有给予这些旧朝官员太多的时间去议论,紧接着是女真人的安呈。女真人按照各自部族被分开,全部安置在蟾洲各地——也就是欧洲人所称的澳洲。

以法显城为基地,在四年之前,华夏的势力开始抵达蟾洲,在与鳄鱼、剧毒水母等蟾洲的凶猛动物进行一番较量之后,他们完成了环蟾洲的据点考察工作。蟾洲的土人甚为原始,对他们几乎构成不了威胁,但是遇到来自英国的殖民者则是意外之喜,经过一番短暂的冲突之后,这群由流氓与流放犯人为主的殖民者便成为了华夏开拓蟾洲的第一批苦工。

蟾洲不是非常适合农业,但发展畜牧业则是相当不错,特别是东南的几座岛屿,更是畜牧业的天堂。将女真人流放到这些地方,通过分割让他们每一部都只有少许人,控制他们的规模,同时又可以让他们为开拓的先驱。

这算是女真人为华夏之奋起赎罪了。

这两项处置措施,赞同的比率是百分之九十一,这一次俞国振倒没有预先安排投票结果。

完成这一项之后,紧接着是第五项内容有关统一策略的。如今在华夏境内,汉人的政权除了华夏之外尚还有三,即张献忠的大西、刘宗敏的大顺和李岩的闯军。这三个政权都派人参与了俞国振的国家统一会议,而且表明愿意接受五年统一计划,但实际上除了李岩确实是在为五年统一计划1做准备外,张献忠和刘宗敏所作所为,依旧是试图割据。

不过在俞国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牛金星势力之后,张献忠与刘宗敏便都失去了侥幸之心,他们开始考虑后路。而得了俞国振暗示,李岩也积极与他们联络,李岩透露出自己同俞国振达成的协议,即他率军攻入玉门关以西的原哈密卫治下,以收复华夏故土之功换取俞国振不究既往,这让刘宗敏与张献忠也动了心思。刘宗敏选取的目标乃是吐蕃,他取道青海入藏,而张献忠所选则是西南诸国走茶马古道,为华夏寻找陆上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

这三年来,李岩的成果极大,他甚至已经控制住吐鲁番盆地正在向葱岭探索,在此与浩罕等国还有正兴起的准噶尔人发生过冲突。而刘宗敏与张献忠也有收获,只不过他们的进度让俞国振很不满意。

“故此,统一华夏第一优选仍是武力李岩、刘宗敏与张献忠必须将其据有之地逐步交出,由中枢派遣兵员、官吏进行接管,作为交换,中枢可以给他们提供充足的后勤补给数额基准以他们的实际人数来确定,此后以他们交还中枢的土地、人口来增减。也就是说,他们归还中枢越多的土地与人口,那么就能得到中枢更多的支持。

此为最终之通碟,不允许就这个原则进行谈判,因此,我决意组建西北军团,以田伯光为西北军团总督军,组建青藏军团,以齐牛为青藏军团总督军,组建西南军团,以叶武崖为西南军团总督军,向三方持续施加压力,迫侯他们接受我方条件。”…;

六**、急敲登闻效陈东(一)

黄宗羲既是兴奋,又是不安。k更新

在他身后是近千名士子,其中既有太学生,也有在这些天里闻讯赶来的廪生,黄宗羲自以为保密得当,这几天里赶到金陵城来的士子数量竟然有数千之众。

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士子赶来。

这与江南文风极盛有关,而且也与俞国振在这五年时间里打造的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各地的水运航线有关。各种小火轮穿行于长江运河之间,使得江南的交通运输空前便利,而黄宗羲派人出去,仅仅是几天间,就聚来了这么多人。

有些人甚至连黄宗羲都没有想到会来。

人群把他挤着,给他力量,也让他觉得自豪。

登高一呼,赢粮景从,不过如此!

就在这时,一个人气喘吁吁地从人群中挤出来,挤到了他的身前,一把揪住了他的胸口。

“黄太冲,你快把人散了1

揪着黄宗羲胸襟的人,不是顾炎武,也不是归庄,而是侯方域。

一脸灰败的侯方域身体都有些发抖,也不知是激动的,还是挤的。黄宗羲轻蔑地看着他,推开他的手,正了正自己的衣冠。

子路当初正冠而死,也不过是如此吧。

黄宗羲此刻心中满满荡荡都充盈着一种使命感,在俞国振建立新朝的五项决策中,连前朝的诸多官员,都被他随意打发掉,那么天下的士子今后的前途可想而知。此次召集江南士子闹一次学变,向俞国持施加压力。即使不能改变俞国振的决定,却也可以振奋士林的人心士气。

因此,对侯方域这个“变节者”,黄宗羲没有半点好感。

“侯兄,你自去吹捧新朝,换取你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