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明末风暴 > 第398部分(第3页)

第398部分(第3页)

“牧斋先生,天下大势,你是聪明人,应当能够看清楚。牧斋先生的学识文采,我是很佩服的,我也很愿意看到牧斋先生在今后华夏的事业之中发挥作用,但是,儒林的某此人物,必须与他们做出切割,比如说,程先贞这类降了李闯甚至降了建虏之辈。”俞国振又开始敲打钱谦益:“我的人很快会将程先贞等在李闯手下时的嘴脸整理好,牧斋先生安排几人执笔,办一份……唔,就叫环宇时报吧,我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只是编报的人手,由牧斋公来安排。这份报纸,当然也可以骂我们华夏军略委员会,不过主要要骂谁,牧斋公应该清楚。”

小骂大帮忙的把戏罢了,钱谦益苦笑着点头,表示明白这一点,然后他才怯怯地道:“这个,济民,华夏军入金陵之事……”

“金陵就算了,上海县吧,华夏军将在上海县建海军基地,方便南北来往,为保护基地不受侵扰,上海县的防务,由华夏军接管。”俞国振道:“牧斋先生,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吧?”

“不算,不算!”

上海县属松江府,这几年随着华夏军的崛起,它的地理位置变得越发重要,成为新襄海货进入长江内陆的一个重要中转站,也使得它日益繁华。金陵小朝廷的赋税,有十分之一是来自于上海县的商税,因此钱谦益口中说不算,脸上却是极为为难:这虽然不象栖霞那样让金陵小朝廷寝食难安,却也极不好受。

“上海的商税,由华夏军略委员会代为管理、使用,在今后的五年中,每年会向金陵提供报表,证明所取商税,都用于港口码头、交通运输、河道疏竣等工程项目。”俞国振知道在这个问题上,钱谦益会很难向金陵小朝廷交待,便又退了一步。

这样一来,至少在表面上,上海的商税还是归属于金陵小朝廷:所投资建设的地方,毕竟还是金陵小朝廷治下。至于时间约为五年,钱谦益明白,这就是与俞国振所提的五年统一计划相呼应。

也就是说,金陵小朝廷,最多还能存在五年。

想到这里,钱谦益不免有些伤感。不过再想到蒸蒸日上的华夏军略委员会,这种伤感又变得淡了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热切。

程先贞等想骗廷杖,无非就是希望在将来统一之后能挟巨大的声望与民意,在新的政权中占有好的位置,至少能发挥巨大的影响。钱谦益自己同样有这个目的,但现在看得出,想骗俞国振的廷杖不容易,既是如此,在别的方面配合合作,为将来换取合适的位置做准备,也是不错的选择。

“此事就拜托钱公了,我建议是今日就给上海县送消息去,免得产生什么误会。我明日就会动身离开,到时经过上海县时,直接会接收。”俞国振又道。

“何其急也!”钱谦益大惊。

“时不我待,我想五年内真正完成华夏一统,那么就必须争分夺秒。钱公,莫要以为完成华夏一统我们便可以高枕无忧了,事情还多着呢。”

俞国振说到这,起身指了指面前的江水:“我想在我有生之年,于华夏建十万里铁路,让华夏百姓人口增至五亿,普及五年制初等学堂义务教育,普及乡里医院……事情还多着呢!”

说完之后,俞国振拱手送客,钱谦益告辞转身,心里却在想着俞国振后来的那段话。

俞国振处理政务老辣异常,与他的军略相比,丝毫不逊色。而且俞国振这个人最信奉千言万语不如一默的,他所说的话,自有深意。最后那段,只是向自己表示,统一后的华夏依然百废待兴,有的是用人的地方,还是告诫自己,要将他的事情放在心上,不要耽搁?

或者二者皆有之吧。

钱谦益不敢耽搁,他在自己的马车上沉吟了会儿,最终决定,前去拜访马士英。

真的要划上海县给俞国振,那么不经过马士英的许可是不可能的,只有阉党和东林合作,再说动刘孔昭这个勋戚出面,一起去说服朱由崧,此事才能推动下去。否则一个没做好,那就是悲剧的结果,而钱谦益也要被逼到里外不是人的地步。

(啊呀,既得陇,复望蜀,被大伙顶上了分类前七,就想着这个月的月票奖了……继续求月票啊,小俞被骂两句收获一个上海县,我呼吁几声,能不能收获一堆月票?)

六四五、你方唱罢我登场(一)

钱谦益如何去与马士英做交易,那与俞国振半个铜元的关系都没有了,钱谦益当初脑袋发晕,支持程先贞,那么他就要为他的支持付了代价。对于上海,俞国振早就看在眼中馋在心里,借着这个机会,先将上海得到手,也就意味着能提前为统一后长江流域的建设布局了。

少不得要修建铁路,少不得要建设长江大桥,哪怕现在的技术储备还有些勉强,但先期的勘探工作已经可以做起来了。

在俞国振的计划中,上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控制了这里,几乎就控制了长江中下游流域,借助长江的黄金水道,华夏体系融合长江流域的进程会快很多。

毕竟别的地方得先修路才能让华夏军略委员会的政令畅通无阻,而长江流域发达的水网,让这一过程能够大大加快。

至于弄出另一家报纸来与南都周末进行竞争,那也是顺水推舟的事情,这个世上挑错总比挑对要容易,没有人屁股后边挑不出毛病来,更何况主持南都周末的程先贞之流,原本就有过很不光彩的过去!

接收上海的工作非常顺利,也不知道钱谦益是如何操办的,当天夜里金陵小朝廷的特使就已经到了上海,因此当俞国振所乘船抵达时,上海县令已经在码头等候多时了。因为这是意外所获,俞国振此前并没有准备好足够的人手,所以他不得不在上海又多呆了五天。

南下时基隆呆了三日、广州呆了三日、昌化呆了一日,等他回到新襄,已经是十一月中了。

基隆的情形可谓大治,王传胪于钦州久矣,耳闻目睹都是俞国振的那套,在他的管理之下。大员岛分县的过程很是顺利。土著中不愿意归化者,也被通过半协商半强迫的方式,圈进了大员岛中部的群山之中。而愿意归化者。已经编入各县户籍。原先反对归化最激切的各部头人,不是被消灭,就是被以“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