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明末风暴 > 第395部分(第3页)

第395部分(第3页)

所谓张总督,就是被华夏军略委员会任命为代理山东总督的张秉文。他的驻地原是在济南,这个时节正是他忙的时候,因为俞国振也给他交了底,他将成为新一任的河北总督,暂管河北政务,而山东则转交给他原先的助手。他现在应该在济南挑人随他一起进入河北才对,怎么会跑到这里来?

念头一转,俞国振便明白,定是史可法遇刺的事情。

无论如何,张秉文也是与东林有着千丝万缕联络的,他现在已经投入到华夏军略委员会阵营之中,立场也很坚定,但却绝对不愿意看到动用刺杀的手段解决掉东林大佬级人物。

史可法遇刺的消息,两天前就传来,只不过那时俞国振还在海上,张秉文定然是得到消息,又明白俞国振会回青岛口,于是乘列车过来。

“请他来见吧。”

俞国振叹了口气,他不怕背黑锅,但是这口黑锅背得连张秉文都有些乱了手脚,那就太不合算了。

张秉文果然是阴沉着脸过来的,见到俞国振,他第一句话便是“济民,那事情我知道绝非你所为”。

“姑丈既知此事,为何还急匆匆来呢?”俞国振笑道:“我记得姑丈曾告诫我,每临大事须有静气,何况这算不得多大的事情。我已经命令组织医疗组赶往金陵,定要保全史道邻的性命。”

“理当如此,虽然我们都知道,你是不屑做这等事情的,但是……总怕着那些腐儒祟人以此生事。天下仕子数以十万计,而且他们往往又是乡野间德望高重之辈,被那些腐儒祟人骟动起来的话,事情便不大好办了。”

“无妨,苍蝇蚊子,总不能指望它们自己会跑出屋子……说起来,我此次原本是准备在青岛久呆的,不过方才接到消息,去年年中离开新襄的‘霞老号’已经回来了,我想先回新襄一趟,见一见‘霞老号’上的功臣们。”

有关“霞老号”的事情,张秉文也听说过,这是以徐弘祖的号为名的一艘特制蒸汽、帆桅两用船。这艘船建造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环球航行,去年九月,它从钦‘州出发,向南去寻传说中的南部蟾洲,然后折向东,准备抵达中美洲后再南下过麦哲伦海峡,进行一场环球航行。现在在耗时一年多之后,它总算回来了,对于重视海洋利益的俞国振来说,这确实是一场大事。

“在我眼中,徐弘祖比一百个史道邻都要重要,只可惜,他没有撑到回来之时。”

徐霞客这几年身体渐不好,他是近乎强迫地要求俞国振支持了这次环球航行,但是在绕地球一周后,于印度地方沾染了疾疫,据说是因为饮用恒河这圣河之水,虽然明明煮沸,可是徐霞客仍然生命,逝世于船上。

“唉……不过霞客先生之事,总不如史道邻之事急迫。”张秉文也默哀了一会,然后有些为难地开口:“有件事情……我是从孙晋那得到的消息,东林这些人,也要办报了。”

六四零、一纸宣文海内惊(四)

史可法遇刺的消息对东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就是一向主张每临大事须有静气的钱谦益,也坏了养气的功夫,气急败坏地到了史府探望。面对着泪眼汪汪的史家家人,面对昏迷不醒的史可法,面对已经被拷问数遍的随行差役,钱谦益亦是一筹莫展。

“钱公,满朝诸公,道邻唯与钱公友善,道邻遭此不幸,乃是对朝廷忠心耿耿而被奸邪所害。钱公,你要为道邻做主,要将凶犯绳之以法,还要让其幕后主使揪出啊……”

史夫人的话在钱谦益的耳畔嗡嗡作响,让他头大如斗。

说起来容易,史夫人只差没有张牙舞爪要他去将俞国振抓来为史可法抵命了——钱谦益倒是判断,这事情不是俞国振做的,俞国振要史可法的性命有无数种方法,刺杀史可法恰恰是最蠢最不可能的那种方法,何况还没当场杀死。只不过他钱谦益知道,别人却不知道,史可法夫人更是不知道。

“这妇人为何断定是俞国振所为,只是因为差役们听到的那句话么?”

钱谦益心中犹豫,便召来幕僚清客们谈起此事,有一个幕僚问道。

听得此问,钱谦益心中一动,立刻抬起头来:“着人去打听一下,史道邻出事之后,有哪些人到了史府探问,特别是见了史夫人。”

管家应声去了,钱谦益背着手转悠了几下,他感觉到一股异样的风潮在酝酿,这让钱谦益心中甚为忧虑。

不一会儿,管家回来,钱、史两家向有往来,因此他从史家的管家口中得知。在史可法遇刺之后。第一个来探望的,乃是史可法之弟可程。而且此后数日之中,史可程日日在此。替史可法妻接待外客。

“史可程啊……”

钱谦益不由默然。

史可程在李闯入京之时,正好当时在京中,因此为李闯所获。不得不出任伪职,但不久就弃职南逃。逃归金陵之后,朝廷仍然追究他的责任,史可法在这个问题上毫不循私,将史可程遣戌三年,也就是前不久,他才期满回到金陵。

这几天他替史家接待外客,却没有见钱谦益!

钱谦益明白其中的含义,史可程与他说话就必须有所顾忌。而史夫人出来,即使是说出了什么不合适的话,别人也只会说是妇人之言。而且由史夫人哭诉。求他出面张罗捕拿刺客。追查幕后真凶,确实会给钱谦益更大的压力。

钱谦益又想到今日早朝后马士英与自己的密谈。心中不由得甚为苦恼。

这件事情不是俞国振干的,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阉党所为,钱谦益确实怀疑马士英与阮大铖,但是今日早朝后,马士英特意在洪武门前拦住了他,向他明说,此事绝非他们二人策划。

“我知东林诸位尽皆君子,我马瑶草又岂是小人,我与诸位之争,乃政见之争,非生死之仇也。况且如今朝廷这模样,做这等事情,除了便宜俞济民之外还有何益?我也问过阮公,阮公直言,他欲除史道邻必不用此下策。他也讶然,不知刺杀之事何人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