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明末风暴 > 第377部分(第3页)

第377部分(第3页)

在枪声响起的第一个瞬间,吴三桂先是松了口气,觉得有埋伏才是正常,然后才开始为冲入城中的部下操心。

不过事先有吩咐,让他们只是试探,若遇着抵抗则立刻撤退。但是当时吴三桂是想着攻击来自于城头,却没有想到会是到了城内才遇袭。

这队先锋中。便又有樊车儿这悲摧的。

枪声响起时他觉得自己仿佛又遇到了此前的袭击者,他在第一时间从马上跳了下来,然后翻身爬向一边。

就在这同时。他身边反应不及的同伴。纷纷栽落下来,还有战马。也一匹匹惊嘶着倒地,一片人仰马翻。

樊车儿惊恐地发觉,虽然他伏在了地上,但周围并没有房屋或者其余东西可以掩护他的身体,他唯一的选择,就是爬向一匹倒地的战马,借助马尸挡住那疾雨一般的子弹。

“该死——将主,赶紧派人上来啊!”樊车儿明白,他们一百来人在这种狂野攻击下根本支撑不了多久,除非他们将到手的城门放弃,否则的话,在很短的时间里,他们将不留孑余!

吴三桂却有吴三桂的考量,既然确认城中有埋伏,那么这一百人的生死就不重要了。他目光阴阴地扫了一眼,然后回头道:“炮火准备。”

俞国振大量使用重量轻、射程近的短炮进行机动作战,多尔衮在崇祯十二年时吃了这种战术的大亏,这也让所有的关注虎卫动态的人意识到火炮未必是一昧追求射程与威力,灵活同样也是关键。七年来,无论是建虏还是吴三桂,都在竭力想仿制轻型短炮,而且在确定虎卫所铸的火枪射程比起他们要远大约三分之一至一半距离后,用轻型短炮来压制虎卫的射程优势,更显得刻不容缓。

虽然有些勉强,但七年时间,也足够能工巧匠们为建虏造出属于建虏的轻型火炮,只不过他们用的材质不是铁,而是青铜,因此装药量小,射程也短。建虏造成了之后,紧接着吴三桂就同样仿制而成,对于他们来说,这种火炮也就是价格昂贵,太耗铜料。

但托华夏金银铜元的福,因为京师、建虏控制的地盘里现在也开始流行华夏货币。这就使得建虏和吴三桂可以大规模回收铜钱铸炮,而不虞市面上缺乏货币流通。

现在证明城头没有敌人,敌人全部聚集在城内准备巷战,那么吴三桂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用青铜炮了。青铜短炮射程足够压制虎卫的火枪,吴三桂想的就是这个来弥补火枪射程上的差距。

炮兵将青铜火炮推到了距离城池不过两百余步的地方,建虏这种短炮的射程可以达到四百步,但那种距离的准头就根本无从谈起了。然后,吴三桂下令道:“开炮!”

火炮集中发射,如今已经成为炮兵运用的常识。随着这一轮火炮射击,天津卫城头开始冒起了浓烟,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火焰。这个效果让吴三桂很是满意,他不停地说:“开炮,开炮!”

在第一轮炮声响起之后,聂霖便放弃了对城门前残余的几名吴三桂士兵的清剿,他下令撤退。

吴三桂拥有近二十万的军队,其中有一半是关宁军,既有他自己带的,也有被建虏释放的俘虏。这些军队的战斗力胜过一般的官兵,而俞国振出于一个很久前就制定的计划,并没有在天津卫保留太多军队。因此,聂霖接到的俞国振命令,就是在给敌人予一定杀伤之后,可以放弃天津卫。

他原本是想在巷战中沉重打击吴三桂,然后再撤退的。却不曾想吴三桂竟然如此残忍。直接用火炮轰击城中。这样下去,对华夏军的杀伤虽然有限,可城中百姓就要受罪了。

“营正。这可就有些憋屈了,才刚开刀,还没怎么见血。就缩回去。”听得他的命令,丁胜不高兴地唠叨起来。

“就你废话多,再胡说八道,赶去耽罗岛养猪去!”

“嘿嘿。”丁胜笑了一下,舔了一下唇,意犹未尽地向着敌方阵地望去。

这时他看到一个敌方身影动了一下,方才激战时,那身影一直趴着丝毫不动,看起来象是一具死尸。因此没有人注意,现在他动了起来。

“竟然是在装死,若是让他就这样脱了身。岂不丢了丁大爷的脸面。”

丁胜心中如此想。端起枪,对着那正手足并用拼命想向门洞外逃的身影就是一枪。

砰的一声。那身影晃了晃,倒了下来,重重摔在了同样趴在地上装死的樊车儿面前。

樊车儿哆嗦了一下,看着这个同伴瞪得大大的眼睛,满是不甘地望着自己,他缩了缩脖子:“老德儿,你太性急了……放心,你妻子,我养之!”

被称为老德儿的同伴已经没办法说什么了,樊车儿听得那边笑声渐远,知道自己这一次运气不错,又侥幸逃了一条性命。

似乎还有立功的机会。

他悄然抬头,看了一眼华夏军方向,这个时候,他突然意识到,虎卫所筑的街垒,距离他们足有两百步。

两百步!华夏军的射程竟然到了这里,几乎与火炮相当了,莫非华夏军又换装了新式火枪?

两百步折成新襄的米制,足足是二百四十米,而此前便是虎卫型火枪的有效杀伤射程,也只是一百二十米左右。樊车儿想明白这一点,不由得喃喃骂道:“这仗还怎么打法!”

不管怎么说,虎卫是向着港口那边撤了过去。见没有人再会杀个回马枪,樊车儿跳起来跑出了城门,捡了面旗帜在城下拼命挥动。

吴三桂看到这一幕,示意炮队暂停,然后下令:“派人去看看。”

“逃了,逃了,华夏军逃了!”不用派人去,樊车儿的大嗓门已经传了过来。听得华夏军“逃”了,诸军不由自主地欢呼出声,吴三桂注意到,自己身边的诸将,也都明显露出松了一口气的神情。

这些年来华夏军积威太甚,故此谁都不愿意与华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