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紧接着听到张正又说出一个“二”字,那州丞脑子又是一转:听说建虏是在高密胶州一带打转,若是突然北上来平度州,那也极有可能。若是这厮将自己杀了,反诬自己是要投建虏,那岂不是凄哉惨也!
一念至此,在张正说出“三”之前,他大叫道:“要我如何做,你说,你说!”
“让手下所有差役都集合,分成若干组,在我的人带领下,说服所有镇上百姓都离开,即使不离开,也尽可能到镇北。”张正道:“所有粮食,能带走带走,不能带走的也要尽可能藏好!”
“可是若有人不走怎么办?”州丞一听急了。
“若有人不走,建虏来时杀了,莫要怪我们。”张正的回答依然冷酷无情。
俞国振在与茅元仪等商议此事时,原本以为他提出这么冷酷的说法,会遭到批评,却不料茅元仪听完之后却是肃然起敬:“原先看《三国演义》中,刘备败走当阳,带着百姓一路逃难,只觉得其人之仁至致矣。今日想来,主公之仁更胜于刘备。自古名将,能不掳掠不滥杀,便已经号称仁义之师,而如主公这般,大战之前还想着将百姓转移至安全之所,甚至还要给予百姓补偿者,绝无仅有!”
这番话说出来,俞国振才意识到,这毕竟不是高度重视人的未来。在这个时代里,人,只是消耗品。
必须改变这种观念,虽不能拔苗助长,却也要向着未来正确的方向前进!
(继续向大伙求月票,保住分类前六的位置!)(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四五二、火临亭口足妖怪(二)
“不愧是我八旗勇士,便是这样的夜间急行军,也没有多少掉队!”
看着身后的一边火把,岳托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句话是出自真心,倒不是为了鼓舞士气而说出的虚应之语。小说阅读网。xiaoshuoyd。
旁边的和硕图也是连连点头,一夜疾行军,方才整队算人,却只掉队了三百余人,这算是极了不起的结果了。毕竟是七万多人马,又是在人生地不熟的胶东,而且沿途总有人冒出来打冷枪。
大军行军,虎卫不敢再派少数人带火枪前去袭扰,但途中的林子里是少不得有人放两下冷枪的。就这么几声枪响,等八旗兵前去围杀时,却连个影子都看不到,这样下来,最初还能影响到他们的行程,可到后来岳托干脆下令不予理会。
就是这样,也花了一整夜的功夫,才到了离亭口镇约是五里外的所在。
岳托这个时候心中也轻松起来,他初时最担心的就是胶莱新河,如果胶莱新河涨了水,而且俞国振的虎卫又提前在对岸布防,那么他此行就又要撞个鼻青脸肿了。但好在胶莱新河这一段淤塞得特别厉害,根本不能成为阻碍,而且到了胶莱新河附近之后,新襄军的骚扰也完全停止了,他尝试着派出斥侯,甚至能跑出数里再将所侦得的消息带回来。
靠着斥侯侦察,他们找到渡河之所,几无阻拦到了胶莱新河之北,而在他们面前的亭口镇。仿佛是一个熟透了的果子,只等他们去采撷。
“侦骑回来了!”
听得远处的蹄声,玛瞻有些紧张,情不自禁自言自语道。
他心中明白。整个大军落到现在这个地步,与他当初在军情不明的情形下向岳托求援有很大干系。因此,他是最希望此行顺利的人。唯有如此,他身上背的责任才会少一些。
岳托没有理睬他。只是静静地等,不一会儿,三名侦骑到了他的面前跪下:“大将军,奴才等回来了!”
“你们辛苦了,亭口镇情形如何?”
“回大将军,亭口镇不过是一座小城,只要架几架梯子便可攻下。城头虽然有值更的,却不见什么士兵。防备甚为空虚。我们摸到城下,也未曾被人发觉!”
岳托闻言大喜,这确实是个好消息,他乘夜奔袭果然未必发觉!
就算是俞国振后来得到探马报信,为时也晚了。一座小城,眨眼可取,等他几万大军入了城,又抢到了足够的粮。那个时候主动权便在他手中。是战是退,就由不得俞国振了!
“谁愿为前锋,替我取下亭口镇?”他环视诸将问道。
“兄长,让我去吧!”玛瞻挺身而出。
岳托深深注视着他,心中有些犹豫。
玛瞻想要多立些功劳。好要弥补他在胶州判断敌情错误的过失,这一点岳托很清楚。但是玛瞻军略不足,也确实是个问题,此次亭口之战事关重大,若是出了什么意外,恐怕反而让玛瞻陷入绝境。
玛瞻等了好一会儿,也没有见到兄长的命令,他脸越来越红,目光也越来越不善。
“你去吧,我会亲自接应你。”岳托终于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