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顾家明一笑置之。
他不是将岸,做不来与孙临虚以委蛇的事情,他也不是俞大海。能唾面自干,因此每次孙临提出些出格的要求,他都是给个软钉子碰回去。孙临与他相处得并不愉快。也曾几次写信向俞国振抱怨,甚至有一次要求换回霍彦,而俞国振给予的回应就是一封长信,将自己支援孙临的明细表附上。
言下之意很明显,再加岳父来信训斥,孙临这才收敛起来。
“我登莱兵我要带走。”想想还是不甘,孙临又说道。
顾家明平静地道:“你此次北上勤王,究竟想做什么?”
“自然是如崇祯九年时一般,于京畿败建虏了。”孙临慷慨激昂:“济民当初为国不惜身,孙某不才。亦不愿让他专美于前!”
俞国振功至封爵,在孙临看来最关键就是京畿之战解围夺百姓。他这番话说出后,顾家明道:“当初官人手中有两千余虎卫,有五千登莱兵,有三千刘景耀的兵。最重要的是,官人上头没有那种无能的主官,他如何做战,何时做战,都能够自主,这才能取得大胜——这些你有么?”
孙临愣了。
“况且你北上之后。若是胜了好说,若是败了,那整个山‘东还有可守之兵么?”
“我如何会败!”孙临口中强辩道:“只要你们随我去,我便能如济民一样大胜。”
“高起潜是什么样的人物,两年前我们都见识过了。他向你调去的三千登莱兵,如今成了什么样子?被这个没卵的太监支使,你能做什么事,或者说,你敢做什么事?”顾家明淡淡地说道:“你敢这般对我指手划脚,敢向着我家官人抱怨,你敢不敢对高起潜这般?”…;此语说出之后,孙临的脸涨得通红。
若是两年前的他,当然敢,但是,他现在已经不是十**岁的毛头小子,只图一时痛快了。他知道,太监的心眼可不大,他只要给高起潜一个软钉子碰,那么高起潜就敢把他和他的一万五千登莱兵坑死来。
“就算你想战,高起潜和两年间一样,将精兵强将都拢在身边护着自己,死活不出战,你能如何?见到友军陷入险境,你却在安全的城中守着一个死太监,这种事情你愿意做?”
这话让孙临不得不重新思考,他愿意出战不错,但若是遇到高起潜畏敌不战的情况,他怎么办?
“所以你必须留些人马,如果你不愿意留在登莱,也可以留在济‘南府。张布政那边,也需要些兵力,万一建虏到了济南府下,他亦有自保之力。”
“我知道如何行事。”一股怨气又浮了上来,这个顾家明竟然对他指手划脚直来,孙临哼了一声,转身离开:“你做好自己的事情便行了!”
时已值崇祯十一年的十月,建虏破关入京畿已经有一个月了,朝廷召兵勤王,各路督抚如方一藻、朱国栋、陈祖苞等分守,总督卢象升、总兵祖大寿、杨国柱、虎大威、祖宽、孙临等或援京师或阻敌前,以高起潜督军。兵部尚书杨嗣昌坐镇京师,他一向与东林不睦,和高起潜暗中勾结,意图与满清议和,对于坚决主战的卢象升甚为不满,而高起潜与卢象升又相互敌视,到后来杨嗣昌将精兵都拨与高起潜,名义上督抚天下兵马的卢象升唯有不足两万的宣大山‘西兵。
如此情形,卢象升便是再也本领,也无回天之力。就在孙临领登莱兵抵济‘南之时,清军于卢沟桥破高起潜部将刘佰禄。崇祯故伎重施,命诸臣分守都门,檄陕甘一带围剿李自成等流寇接近全功的孙传庭等来援。孙传庭只能放弃李自成,与洪承畴领降将白广恩、总兵左光先、贺人龙等合兵十五万,出潼关星夜赶赴京畿。
战局却进一步恶化,十一月初九,清军围高阳城,原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孙承宗,以七十六岁高龄率全家守城,终因城小无援,三日告破,孙承宗宁死不降,为建虏勒死,子孙十九人力战殉国。紧接着又连克京畿、北直隶各县,所到之处,城垣破坏屠掠一空!
对于这些变化,屯于登莱的虎卫不是不知道,虎卫当中也开始蔓延着一股焦躁的气氛。他们加入虎卫,自然就想着在战场上证明自己。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没有参加两年前的京畿大战,而在新襄给虎卫灌输的观点中,建虏等侵掠中原的北方蛮族,是比流寇还要吸引仇恨的存在。
“不行。”
将今天的第三封请战书折好放入公文夹中,顾家明仍然很坚定地拒绝了面前的虎卫。
“家明……”
“叫我团长!”
“好,顾团长,为什么不行?”
“怎么打可以由我们定,但打什么,唯有小官人才能做出决定!”顾家明道:“小官人并未授权予我,允许我对建虏开战,故此,除非有授权者做决定,否则我是不会同意的……不过你们也别着急,保持战备,或许再有几天,小官人的命令就到了。”
“你这厮就是如此,啥事都循规蹈矩!”站在他面前的忍不住吐了一句槽:“虽然霍彦的下场确实可悲,可你也别怕成这模样!”…;“老鼓,你这话我可不爱听。”
说完公事,顾家明还是很容易接触的,在没有锐气的同时,也没有多少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傲,他拉了站在面前的虎卫一把,示意他也坐下,然后继续道:“不出兵不是因为怕霍彦那下场,而是要立规矩!”
“立规矩?”
“霍彦之事发生之后,咱们虎卫进行过一次重学纪律讲大局的活动,你难道不明白小官人这样做的用意?”顾家明道:“虎卫不可跋扈,必须讲大局,要有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懂得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当前之事……你学过了吧?”
绰号为老鼓的古一峰嘿嘿笑了两声,顾家明也懒得详细解释:“总之,小官人不希望虎卫变成朝廷官兵那样的废物,不想虎卫成为某个部将的私兵。小官人不会弄出文人直接指挥部队的那种事,但是,武职除非转到文职,否则就不可能让武职者随意拥有主动宣战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