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米一脸狐疑的接了过来。
宋氏又道:“你打开瞧瞧。”
匣子没上锁,周小米就打开来细看。
里头放着几张庄子的地契,一个宅子的房契,一个铺面的房契,位置在都是汴京城。还有一张物品登记清单,上头罗列了不少字画,古玩,古籍的名字。周小米不太懂这些,可是知道这些东西比真金白银更加珍贵,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而且勋贵世家嫁女儿,只有陪嫁这些东西,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体面和豪气。
除此之外,清单上还珠宝首饰,衣裳料子等物。
周小米眼界开阔,知道上面记着的东西,都不是凡品。
“祖母,这……”她隐隐有些明白这些东西是宋氏要送给自己的。或许是她给自己准备的陪嫁也说不定。
宋氏对她慈爱地笑笑,颇为感慨的道:“这些东西都是我和你姑母为你准备的。”
“姑母?”周小米不解。
宋氏就一点一点的解释给她听:“我当初以为你父亲不在了,就把自己所有压箱底的好东西,都留给了你姑母。嫁妆是一个女子的底气和体面,我当时想着,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了,可万万不能够再委屈她了,所以就给你姑母准备了一百二十八抬的嫁妆。”
周小米倒吸了一口冷气。
“咱们家里的情况,想必你也知道。当时那个情况,我若不把东西都留给她,岂不是平白便宜了别人!”宋氏当年嫁到周家的时候,也是十里红妆的,她出身清贵之家,父亲又是出了名的大儒,所以陪嫁中很多东西都是名家手笔的字画,古籍等珍贵之物,不知道让多少闺秀们红了眼睛。
世家门第嫁女儿,都是要倾其所有挣面子的。女儿的陪嫁,往往是几代人挣下的好东西!故而嫁妆也就成了女人们在婆家的体面之人!试问有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受婆家白眼的?所以都拼了命的给自己的闺女攒好物件。
宋氏的情况比较复杂,为了不让自己的嫁妆落入别人之手,所以她几乎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了周婉琼。
“几年前找到你爹后,我就眼你姑母商量过,你是女孩子,也是爹娘捧在手心里的宝贝,也是祖母的心尖子肉!将来你的婚事,即便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纵使你爹娘给足了你银钱,却也给不了你什么能传下去的好东西。”若是带了太多钱嫁到夫家,只怕会招人惦记,还会招来口舌。
那心思微妙的人,怕是会说周小米出身商家,一身的铜臭味儿。
“可是,就算是这样,我也不能要姑母的东西啊。”母亲的嫁妆,都是要留给女儿的。
周婉琼有两个女儿。(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二章
周婉琼有两个女儿,也是一对双生子,老大蒋欣怡嫁给了福建闵家的老三,老二蒋欣悦嫁给了山不祈家的独子。
这两门亲事,都是极不错的。那福建闵家,是出了名的读书世家,闵世家族已经延续了二三百年,一共出过两位状元,三十多位进士,百十余位举人,秀才,童生,读书人更是举不胜数!闵家还出过两位帝师,五位名震天下的大儒,在朝中做官的人,更是先后有数十位之多。
闵家是正经的耕读世家,蒋家则是以武在朝中立足的。这桩婚事的促成,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不过,蒋,闵两家都是目光长远的人家,就算是为了某种目的联姻,也断不会做什么违背为臣之道的事。
山东祁家,是出了名的州公之家。但凡出了读书人,能考中,入仕做官的,到后来都无一例外的做了知州,又或是知府。蒋欣悦嫁的,是祁家嫡支的独子,刚刚考中举人,正准备年度的恩科。
蒋家是武将世家,却把两个孙女嫁到了世家去,嫁妆方面,自然是按照读书人的喜好布置的。周婉琼的嫁妆,大多都添补给了两个女儿,现在居然还能拿出这么多东西来给她,周小米有些不安了。
宋氏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道:“好孩子,你不用想太多。咱们相认的时候,你姑母家的两位表姐还没出阁呢!你姑母也是心疼你,回去以后就将你这份陪嫁早早的留了出来。”周婉琼拿小米当闺女一样,特别是她一直觉得周小米是救了宋氏的人,对这个侄女就更加感激了。
周小米越发愧疚不安了。
这些东西,原本就不该是她的。
“既是你姑母的一番心意,我哪有推脱的道理,又添了一些,留着给你做陪嫁。”
周小米咬了咬唇,“祖母,这太贵重了。”
“东西再贵重,还有人贵重不成?”宋氏觉得,她亏欠周瑾的,也亏欠这几个孩子的,所以就想方设法的想要补偿他们。
周小米没有说话。
宋氏便又道:“东西我都带来了,就在厢房那几口大箱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