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儒平找周瑾谈事情,是想让他在镇上帮着踅摸一间宅子。
“也不用太大,二进就可以。地段呢,也不用太好,清静一些就是。”林儒平道:“母亲年纪大了,我想让她过两天清闲日子。作坊没事的时候,就让娘在镇上,离秀玉和孩子们也能近一些。作坊要是有事了,我提前让人来接,让娘回老宅住上几天,也未尝不可。”
主要是孩子们渐渐大了,林儒平动了让壮壮和栓子启蒙的念头。虽然壮壮平时也跟着他爹读了一些书,但是毕竟不是系统的学习,难免会有些懈怠。那孩子已经六岁多了,不能再耽搁了。
况且,看着妹夫家的孩子们个个都出息了,林儒平的心里自然也是一片火热啊!当初他膝下空虚,觉得老天爷若肯赐给他一个孩儿,不论男女,他都会如珠如宝的待着,哪怕孩子将来没有什么大出息,只要他(她)健健康康的、平平安安的,别的都不是问题。
邓氏生下小妞妞的时候,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待小妞妞视若珍宝,一副有女万事足的模样。不过后来邓氏生下了栓子,确实是给了他一个意外之喜。不过,孩子越长越大,林儒平想的事情也比以前多了起来。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多读书总是没错的”。
所以林儒平想着,还是应该搬到镇上来,找一个靠谱的私塾,再不然,请个学识渊博的先生到家里给孩子们开蒙也是不错的。
周瑾很赞同大舅哥的想法,毕竟现在家里日子好过了,啥都能省,花在孩子们身上的钱却是不能省的。
“好,我帮你看着点,也跟相熟的人打招呼,让他们帮你留意一下。”
林儒平连忙谢过他,还道:“这事儿交给你,我放心。”妹夫跟几年前可不一样了,行事越发稳妥,办起事情来也是像模像样的。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孩子们都立起来了,我这个当爹的也不能太差不是?
秀玉现在的日子,那叫一个有滋有味,苦尽甘来啊!
与此同时,李氏也在畅春堂的次间里跟林氏说这话呢!
“……你现在的日子,那要羡慕死多少人啊!你自己看看现在的你,再看看之前的你,能一样吗?苦尽甘来的日子你也不知道珍惜。”
李氏数落林氏小半天了。
林氏不敢有怨言,她这一辈子,多亏亲娘不嫌弃,兄弟,妯娌们帮扶,才能走出泥潭,过上有滋有味儿的生活。想想那些年,要不是娘家人无怨无悔的帮她,她能不能等来这一天都两说呢!所以林氏觉得,她亏欠娘家许多,更是对不起疼爱她的母亲,故而李氏怎么数落她,她都不敢有半句怨言,还怕李氏说得嘴干口渴,甚至亲自倒了水,推到了李氏面前。
李氏说得口干舌燥,接过水来喝了两口,瞧着闺女那小眼神,心里直憋屈。这丫头但凡随了自己一半儿的脾性,当初也不会被那个假婆婆欺负的那样惨!真是……
“好了,娘,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你放心吧,我也就是,就是一时转不过弯来!虎子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他一走就走了五年,写信回来也只有只言片语,我能不担心吗?”况且汴京城又是皇城根,天子脚下的饭碗是那么好端的吗?
不用想也知道,虎子一定是吃了很多苦的。
李氏听闺女说起这个,心里也不由得一揪。到底是自己的头一个孩子,到底跟其他的孩子不一样。闺女说得,倒也不错。
“你听娘一句劝,孩子们的事儿,你关心是对的,但是不要跟着掺和。你家这几个孩子,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有主意的。”虎子是那样,兴子也是那样。你说你都考中举人了,为啥不参加春闱试一试呢,就算是落榜了,也没啥好遗憾的,可是为啥连试都不试,说放弃就放弃了呢!
好好的一个举人,转过头去做生意,这算是哪门子道理?(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一章
好好的一个举人,放着书不读,转过头去做生意,这算是哪门子道理?
李氏想不明白,这要是当家的还活着,非气得跳脚不可。
“娘,你不是也告诉我了,不要掺和孩子们的事儿嘛!”林氏觉得十分委屈。
李氏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她,真是榆木脑袋。
“那能一样吗?”
“怎么不一样?”林氏一头雾水。
得,敢情闺女压根就没明白自己这话的意思。李氏这会儿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自己跟当家的都不是笨人,生的两个儿子也都挺精明的,怎么生的女儿这么笨呢!
“你想想,兴子不读书,不上进,你们当爹娘的不该管管吗?要我说,绑也给他绑到汴京去,今年考不上,就等三年再考!”兴子那孩子也很聪明啊,或许只是吃不得读书的苦,他性子活泼,嫌读书乏味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当爹娘的就该拦着啊,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林氏只道:“我们当初也是这么劝他的,只是那孩子拧的很,非说自己不适合读书,也不适合做官。我和他爹也是没办法,还特意跟兴子的先生提起过这件事,先生也说了,他能考中举人,已经是意外之喜,不可再有强求之心。”
李氏一愣,随即叹然。
当初孩子他爹也说过类似的话,说天赋这个东西,是每个人从娘胎里带来的,有些事情,看似简单,可惜有人就是无论怎么做都做不好。相反有些事情看似很难,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