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唯一战胜国 > 第334部分(第3页)

第334部分(第3页)

美国的银行家们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的引发投资热潮。

然后用经济崩溃的方法,将建设好的成果套走,这是空手套白狼的典型模式,几乎是最成功的一种模式了。

这种投资热潮的产生,产生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而使人工成本不断上升,人工成本的上升,加上充沛的资金,使得几乎每个行业的企业都淘汰了低级的生产力,开始购买最先进的设备,采用最先进的生产力进行生产。

首先是人工成本上升之后低级的生产力已经不好适应市场竞争了,再则是企业能够拿到足够的钱来更换生产设备,以提高生产力。

而且是不想换都不行,毕竟别人都换了,你不换就要被市场淘汰,从而关门倒闭。

这样的透支消费,使得帝国经济开始比以前更加繁荣了。

中华帝国依旧不断的新增工程建设项目,但却是向国民集资,用民间资本去修建这些工程。

相当于是帝国官方只是一个组织者,但不是投资方。

帝国组织的这些工程项目,一个个回报率都不错,当然这是按照当前的经济势头上来看,至于经济萧条不在官方画出的回报率蓝图当中。

中华帝国在1925年,算是进入了一个真正疯狂的建设之中,这不同于以往的官方工程建设投资,是一场空前的全面投资,几乎所有实体产业,都开始注入大笔资金,各个领域都有大量的投资项目出现。

帝国要维持这样的投资热潮,唯一的办法就是刺激国民消费,只有繁荣的消费,才能保持这样空前的投资热潮。

毕竟若是消费上不去,企业在投资之后商品卖不出去,那么行业前景也就不看好了,那么投资也就少了。

一些行业本身就不太具备投资价值,加上中华帝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扩大战争潜力,因此主要引导的消费就是汽车、电器等商品的消费,从而使这方面的企业不断的进行投资。

同时经济繁荣了,在电力、铁路等方面的投资也就上去了,毕竟回报率不错,集资建设这些工程非常容易。

中华帝国的发展模式突然转变,使得美国的银行家们一个个都陷入了极为不安的情绪之中。

之前,美国掀起了一次空前繁荣的投资热潮,比十九世纪末的投资热潮还要繁荣,但在经济发展上,好像对甩开中华帝国的经济作用不大。

根据中华帝国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华帝国的经济依旧死死咬在美国经济的后面,远远没有达到这些银行资本家们所预料的将中国的经济狠狠甩在身后的目的。

而且,更要命的是,现在中华帝国也开始走透支消费模式了。

“中国的人口太多了,是美国的五倍,这也是美国在经济上与中国竞争的劣势。”

“人口,没错,就是人口”

“如果美国加上英国、日本、法国、德国,人口上尽管还比中国少上一些,但毕竟差距不大,美国非常有必要在这些国家都推行当前的发展模式。”

“可是中国也有盟国,第三世界联盟的人口加在一起,已经达到了八亿。”

“如果再加上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英国殖民地人口,我们远远超过了八亿人口。”

英国,在这个时代是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当然这是算上殖民地的结果,在这种算法下,中国的版图面积只能算是世界第二。

——————

第三更到万字更完

谢谢各位同学的支持

第一卷 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发展

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发展

如果算上英国殖民地的人口,那么第三世界联盟的人口确实是更少的,但就人口质量上来说,英国那些地盘都是殖民地,英国不可能放手让殖民地进行发展,殖民本身就是充满掠夺性的,因此这些殖民地的人口普遍贫穷,没有充分的发挥出劳动力价值。

而第三世界联盟则是一个没有殖民掠夺的落后国家组成的,随后之前很落后,但随着中国向联盟成员国输出较高的生产力技术,所以劳动力价值开始充分发挥出来。

第三世界联盟在1924年,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4500亿亚元,其中以南洋共和国和果敢郡国的经济发展最为迅速,其次就是俄国,但因为俄国面积较大,人口也比南洋共和国及果敢郡国多,因此经济总量排在南洋共和国之后,生产总量为联盟成员国第三。

中华帝国的3600亿国民生产总值实际上也是不准确的,因为南洋共和国和果敢郡国没有算入其中。

这两个国家实际上就是中华帝国的一个省,法律基本和帝国一致,只是名义上是一个国家。

俄国的经济发展目前正在飞快上升,主要是因为房地产的繁荣因素。

这让中国民族资本在俄国赚了不少钱,光是卖地皮就赚了。

在刺激房地产之前,中国民族资本商人是有消息共享的,所以提前买了不少地皮,房地产行业一刺激之后,马上取得了很高的收益。

俄国的地皮和房子价格在刺激下不断的上涨,不过其经济发展速度,依旧没有南洋共和国来得快速。

南洋共和国作为中华帝国实际的一部分,此时也开始进入了透支消费的发展路线,而且中华帝国不断向南洋共和国移民,并且在南洋共和国投入了非常多的资金进行建设。此时将发展接力棒交给国民消费和投资,企业和个人投资方面,南洋共和国具有很大的优势,一直都是吸引投资的磁铁。

南洋共和国除了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同时还有不少的矿产资源,更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交通便利,适合发展制造业,不管是轻工业和重工业都能够发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