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唯一战胜国 > 第333部分(第3页)

第333部分(第3页)

中华帝国在这个年代,在一些领域的生产力都比后世的中国来得高。

同时在产业上完全是用自己的技术建设起来的,不是靠西方人的技术,因此利润没有被西方人剥夺。加上中华帝国政府向来是走精细化管理路线,而且中央高度集权,更是减少了内部的资源损耗。

这也是为什么中华帝国在十三年就铺设了十五万公里铁路的主要原因。

就那些落后国家来说,资本发展有两次机遇。

第一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中华帝国抓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遇。

后世的中国,两次机遇都没有抓住,而日本却抓住了两次机遇。

但在这个时代,日本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受打击,受到了中华帝国给与的战争创伤,因此一定程度上错过了这次资本发展机遇。

后世的中国,在发展目的性上不够明确,而此时中华帝国在发展目的性上非常明确,那就是为了战争而发展经济。

中华帝国初期的发展模式,是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进行建设来实现经济的带动,是一种人围着建设转的模式。

而接下来,就要转变为建设围绕着人转,也就是刺激国民消费,来带动经济。当透支消费达到了一定程度时,也就到了物极必反的程度,又从建设围绕着人转演变为人围着建设转。

当人围着建设转到一定程度时,又到了物极必反的时期,又开始施行建设围绕着人转的模式。

如此不断循环。

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完美的模式。

这也是为什么资本能够称霸世界的主要核心竞争力,正是资本在这这一时期拥有最强的竞争力,所以才获得了主流地位。

美国最大的原罪不是采用了这种模式,而是以私人来操纵这种模式。从而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成为那一小部分私人的奴隶。

中华帝国未来将走上另外一条迥然不同的路线,那就将华东集团进行国有化,以国家来操纵这种模式的运转,从而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将社会转变为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这是一种随着生产力提高而导致的必然趋势。正如人类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又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社会的规律一样,这些转变都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

若是以美国那种模式来进行发展,那么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的时期,必然会受到那一小部分人的镇压。

而中华帝国如果将华东集团国有化,也就铺平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道路,当生产力提升到一定程度时,进入共产主义模式将会是自然而然的。

1924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盟,已经进行透支消费五年了,按照原定历史,也就是走过了一半的路程。

经过五年的疯狂建设,美国的经济异常繁荣。

中华帝国也不差,美国在进行透支消费的时候,中华帝国官方也在透支建设,因此双方的发展只能说是半斤八两。

而中华帝国毕竟有人口上的优势,虽然在人均增长速度上不如美国,但经济增长总量却始终压着美国一头。

到了1924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500亿美元的高度,而中华帝国在1924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则达到了3600亿亚元的高度,比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高出了300亿美元。

而在官方数据上,中华帝国依旧把数据压低,官方公布的数据中,1924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600亿亚元,比美国少200亿美元的总产值,等于是在字面上抹去了500亿美元的产值。

等于是忽略了27的经济总量,但美国却无法获知具体的数据,因此没有任何的察觉。

中华帝国在产钢量方面,在这个时期已经远远超出了美国,国民生活质量,实际上已经比美国更高了。

中华帝国唯一缺少的,就是让中华帝国的国民全部用先进的生产力进行生产。

不过美国的透支消费模式已经进行了五年,因此整个社会异常繁荣,国民个人收入是中华帝国的近三倍。

这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

因为美联储印了大量的票子,而因为美国有黄金,所以汇率上还是与亚元保持1:2的程度。

但实际上,美元在美国内部的购买力,远远不如亚元在中华帝国内部的购买力。

……

1924年,两大联盟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中华帝国造出了全部空壳舰,并且曾统一的出现在一些海军官兵面前,这使得英美日间谍获知了消息。

英美日联盟也不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