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能源并不是问题。
问题是在于石油可以卖很多钱,那些国际垄断资本家们不允许新的能源方式出现,因此才会造成后世的那种世界格局。
只要有能量,就有食物、水,就有各种吃穿用的东西。
生活过得太过匮乏,无非是能源的价格太高,人们用不起能源消耗大的科技。
沙漠没有水,可以电解海水。
电解海水就要能量,当有了廉价的能源之后,整个海洋的水随便用,都可以电解成淡水。
只要有比石油更廉价无数倍的能源,那么整个地球人的生活质量都会提高许多倍。
一切的罪恶源头,都是国际垄断资本。
中国未来是否走国际资本那样的道路,还是应用先进的科技,使世界走向大同,这是一个很值得夏钧思考的问题。
走向世界大同,让各民族间消除矛盾,在有足够廉价的能源之后,的确是可以达到的。
但问题是,那些民族必须汉化到一定程度。
如果没有汉化到一定程度,鬼才给你大同。
中国未来的目标就是取得世界霸主地位,将中国汉文化普及到全球所有国家去。
——————
第二更到
第一卷 第335章 世界降息风潮
第335章 世界降息风潮
由于未来发展道路的不确定性,夏钧对于中东的石油并未太过窥伺,不过一定程度上还是打算掌控中东的石油资源。
在这样的情况下,联合土耳其,是一个重要的外交决策。
土耳其对于中国构建的这个亚洲经济共同体还有些困惑,或者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具体好处。
不过随着中国帮助拉希德阿拉伯以及俄国发展经济,也就是中国资本在两个国家进行垄断,也造成了一个表面的繁荣。
的确是开始走向繁荣了,拉希德阿拉伯王国这样资源贫瘠的国家,除了有什么之外几乎什么都缺,但却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了。
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发展最快的就是炼油业,这使很多拉希德阿拉伯王国的国民离开了传统的畜牧业,而转变为工人。
同时中华帝国还帮助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建起了第一座海水淡化厂,由于海水淡化主要需要的就是大量的能源,而拉希德阿拉伯的石油便提供了廉价的能源,因此这座海水淡化厂的海水淡化成本还算过得去。
有了水,沙漠都能变绿洲。
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又在中国的帮助下开始发展滴灌农业,充分的利用每一滴水。
但其结果就是,欠下了中国大笔的贷款,短期内是还不上的。
表面上看上去,拉希德阿拉伯王国的人民的生活质量确实是提高了,民生确实是发展起来了。
而在俄国,大量的工矿业开始在俄国远东、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乌拉尔等地区开工。
大量的俄国人变成了矿工,同时还有大量的公路、铁路、机场正在修建,使得很多俄国人变成了工地的工人。
这让俄国民众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
中国通过加大在俄国境内的投资,使得俄国经济也开始走上向上坡路发展的路线。
中华帝国华东集团在俄国境内开采了大型铜矿,同时远东地区的油田也被华东集团列入开发项目。
在蒙古、哈萨克斯坦地区的大型铜矿也列入了开采范围,缺铜的中国在收复了蒙古,扶持了俄国之后,铜矿资源变得异常充足。
而俄国的经济也随着这些资源的开采,看起来也有了起色。
经济上发展起来了,而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