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英国本土的商业运输,有时都得中国和美国的商船进行参与。
中国商船由于多是新造没几年的,因此船体都比较大,船体越大,所需的推进动力将会越小,因此船体中有更多的空间可以用来放货物,因此中国的商船在运输效率上首先就比英国的低得多。
同时中国商船采用新的动力技术,燃料消耗比英国的商船更低得多,加上船只速度更快,使得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
再则,中国的商船在运输服务质量上远胜于英国,特别是很多德国水手来到中国谋生后,中国吸纳了德国商船运营的一些经验,使得中国成了英国打掉德国之后又一个威胁。
这也是英国头疼的一个地方,刚把欧洲那边打压下去,亚洲又冒出了一个新的威胁和挑战。
美国同样也在威胁着英国的霸主地位,但根据秘密外交任务,英国是绝对不能与美国发生冲突的,这是英国必须遵守的定律。
如何把中国打压下去,是英国下一步所要考虑的问题。
但英国心有余而力不足,打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财政情况异常糟糕。
因此英国暂时的策略就是围堵,先把中国扩张的脚步围堵住再说。
英法两国首先叫停的就是暹罗与果敢共和国的经济一体化,意图将中国的资本赶出暹罗。
英法的行为,顿时将矛盾引向中南半岛。
中华帝国外交部随即向英法两国提出抗议,声称:“门户开放是一个解决世界矛盾的最终途径,暹罗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有权自主决定与谁进行经济一体化。”
与此同时,中国开始怂恿暹罗皇室反抗英法,并对暹罗皇室传达了中国元首夏钧的态度:“只要暹罗敢于反抗英法,中国将在军事上提供坚强的后盾。”
暹罗皇室心动了,他们长期生存在英法的阴影之下,谁又不想反抗?
而且随着中国的《一个民族的重生》在暹罗热映,暹罗的民族主义思想开始觉醒,暹罗国内的有识之士,开始走上了学习中国的道路。
英法政府很快发现了问题,他们意识到在暹罗围堵中国的资本进入是不明智的选择,一旦发生军事冲突,暹罗将彻底脱离掌控,而且还将损害到英法两国在暹罗的商业利益。
为此,英法领事馆不得不与中国外交部进行商讨这一问题,意图达成在暹罗和平共处的协议。
就在三方谈得差不多的时候,法国越南总督却干了一件蠢事,成了中国发难的理由。
法国越南殖民总督废除了越南科举制度,意图将越南皇帝的权利彻底剥夺,然而这却挑动了中华帝国的神经。
越南是一个高度汉化的国家,并且曾经作为中国的版图,越南是中华帝国必须纳入版图的一块地区。
这片地区之所以还未纳入帝国版图,是因为不急着搞。
而中华帝国在越南的根本就是汉族文化普及,法国佬废除越南科举,等于是在动摇汉民族在越南的根基。
这使中华帝国对法国越南总督的行为高度敏感。
——————
第一更到
第一卷 第332章 英美日都怂了
第332章 英美日都怂了
中华帝国外交部向法国递交照会,照会中声称:“法国如果再不停止对于越南制度的干预,将视为对中华帝国的挑衅。”
同时,在5月3日,中华帝国南海舰队将军舰开到下龙湾进行武力示威。
法国政府根本没有意识到,废除越南科举竟然会引起中国如此剧烈的反应,法国越南总督沙罗顿时心中一片慌乱。
好像有点意识到自己做了蠢事。
面对开到下龙湾的中国军舰,法国越南殖民政府立即上报法国本土。而在中越边境上,华南军区已经开始向中越边境集结兵力。
意图很明显了,如果法国不给个交代,那么其结果就战争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