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唯一战胜国 > 第216部分(第3页)

第216部分(第3页)

而在内蒙和河北,则是部分的掌控。

此时中国已经初步的完成了大统一,领土范围北至外蒙,西至新疆,东至马绍尔群岛,南至印尼群岛。

领土面积比后世的中国大得多,这些都是夏钧乘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吞并的地盘,如何消化这些地盘是接下来的重要问题。

在内蒙和外蒙以及东三省,华东政府很快打出了环境保护和治沙的旗号,以此旗号对人口进行迁移。

而施行到下面,则变成了对少数民族的迁移,夏钧打算把他们迁移到库页岛去。

然而一些腐败官员,他们在贯彻政策的时候克扣了经费,导致那些无敌的少数民族在路上没有食物和车辆而让他们跋涉漫长的路途,不过以他们的无敌程度,这点路途也不算什么的。

而在对蒙古草原的开发上面,华东政府采取的是保守的开发策略,将大片的草场封锁起来,禁止放牧和开垦。

那些已开垦的地区,则退耕还草。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农业方式对环境的破坏力是很大的。

此时北方很多地区还经常遭遇涝灾,但到了后世,那些地方却变了旱灾,这是大规模对生态破坏所产生的结果,生态效益被破坏得几乎没有了。

随着华东政府逐渐控制北方地区,内蒙、外蒙、陕西、甘肃、新疆这一带的丰富矿产也纳入了华东政府的开采范围。

这片地区铁矿、煤矿、硝矿等资源较多,是一片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

那些矿产很快被华东集团圈了下来,华东集团有资源分布图,一圈一个准。

像这种矿产储藏地,夏钧没理由让给别人去圈,毕竟谁拥有这块地,未来就是卖地就能卖到高价,而他们在获得高额利益的同时又做了什么劳动贡献?这些地在对少数进行迁移之后,以及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莫名其妙消失,已经变成了无主之地。

所以这些地自然是不能流到私人手上,光是圈地,华东集团就能因此获得高额利润,而这种圈地行为在海外也很常见。

不过在海外,华东集团不是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去圈地的,而是搞出许多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关联的子**公司或者自己以私人的名义去圈地,然后再转让给华东集团。

因为资源图的存在,华东集团迅速掌控了大量的矿产资源。

在夏钧长年的运作之下,现在华东集团所掌控的矿产资源已经非常多了,基本上不存在什么矿产资源短缺的问题。

……

随着华东政府逐渐掌控整个中国的行政权,各种福利也普及到了整个中国地区。

零饥饿政策,零寒冷政策,让各省百姓以飞快的速度解决了温饱问题,此时中国有钱,而且物质生产上也高速发展,因此解决温饱很容易的,只是一个分配问题。华东政府的政策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也就是基本生活物资的分配。

教育上也得到了很迅速的进步,今年毕业了近八十万初中生,为师资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来源。

明年毕业的初中生则将暴增到两百万,后年毕业的初中生将暴增到六百万。

华东政府所发展的教育业初步了收获,这也预示着中国将进入了一个全面的高速发展阶段。

陶成章的贡献也是居功至伟的,他保持了当年光复会时期的作风,在担任教育部长期间到处奔波。

作为教育部长肯认真管事,那么下面的教育人员自然不敢怠慢本职。加上教育部年年的预算经费之高,也给中国的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八十万初中生很快就被教育部抽走了十五万人,全部拉去当成师资培养了。

陶成章采取的师资培养方式是,边教边学,教师在授课的同时,每年都要进修多次,以跟上教育前进步伐。

在挑选师资的时候,教育部一律都是要那种素质良好的学生,在学校里有犯错误的,不遵守规章制度的一律不要。

教师的待遇是很高的,特别是那些有能力的教师,他们的待遇不仅高,而且稳定,而且教学是一个充满了振兴国家意义的事业,对于那些深受复兴思想灌输的学生们来说,这种事业与理想兼具的职业是很向往的。

而当前的教育方面,华东政府侧重的是对素质、品德、思想的教育,并不太强制性要求学生的成绩有多好,但这些方面一定要过关才能毕业。

从华东政府的学校里毕业出来的学生,在思维上比较简单,甚至让人感觉到有些天真,因为他们在学校里的环境很好,不会去学那些勾心斗角的行为,什么同学吵架、打架、侮辱、谩骂等现象基本上不出现,出现了也会被严肃处理。

而且学校有教他们正确的为人处事方法,以及对社会事件的看法。诸如仁爱、团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