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唯一战胜国 > 第202部分(第3页)

第202部分(第3页)

此时华东政府对北洋政府的蚕食政策已经从地方上的蚕食变成了内部的公然蚕食,北洋政府你此时做为傀儡,也在逐步退让。

这种状况让大部分国人都感觉困惑,不明白眼前的现象是为什么,因为很多事情看起来都不那么符合常理,但好像又说得过去。

一些党派此时也有些回过神来,一些人甚至大叫中计,原来让他们欢天喜地的国会,实际上连整个北洋都可能是傀儡,那国会自然也不算什么,难怪华东政府一直都不掺和国会的事。

复兴党自创建以来,就从来没有参加过国会。

此前袁世凯在位时,复兴党就对国会没有半点意思,事实证明这样的态度是无比正确的,袁世凯时期的国会就是个摆设,一点用也没有。

此时复兴党还不掺和国会,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复兴党作为当前中国第一大党,而且也是主要的执政党,已经掌控了中国的话语权,但他们不参与国会,那也就意味着,这个国会依旧是虚有其名,而无实在意义。

很多人已经想明白了其中的门道,以华东政府的力量和威望来说,让北洋政府解散只是一句话的事,之所以保留北洋政府,重点就是这个让他们欣喜的国会。

如果北洋政府解散了,那么他们必然就会与复兴党出现争权的现象,或者说是到处搞游行示威之类的,还不如给个没什么用的议员给他们做做。

这是华东政府意图把他们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的现象,但就当前时局来说,他们的话语权的确不大。

实际上,中国北洋与华东两个政府已经变相的统一了。

不过让这些党派稍感安慰的是,华东政府正在进行民主化进程,县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陆续进入选举制度,到时候就看自己本事了,虽然还是把他们排除在核心权力之外,但起码的分了些羹给他们。

不久,一件大事牵动了整个中国的神经。

那就是列强将归还各租界,天津租借、上海租界、厦门租界、汉口租界等等这些租界都将归还给中国。

同时一些铁路的股份也将归还给中国。

英法两国已经把其他各国的工作给做全了,归还租界之事已无悬念。

此时中国已经真正取得了一个强国的地位,但却依旧没有获得大国地位。所谓大国地位,是具备对世界局势的干涉权力的层次。

这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

夏钧不久之后出席了上海租界的归还仪式,仪式过后,英法所需的贷款也给他们发出了第一批货物。

这些贷款是用来购买中国的货物的,并非是直接打钱给英国与法国。

俄国人到现在还不太清楚这一情况,他们对于协约国突然要俄国退出中国各租界感觉到不解的同时,又感觉到的确是很有必要退出租界。

毕竟此时中国已经强大起来了,再把租界放在人家的国土上,这会激化矛盾。德国早在之前就已经把租界归还给了中国,铁路方面也已经赎回。

德国此时正在和协约国打得火热,这些铁路股份是能够用来买到军火的,自然是德国在第一批的海外资产出售名单之列。

基本上,此时除了比利时控股的铁路之外,其他外资修筑铁路基本上都已经收回,不过比利时也不成气候了。

此时比利时已经被德国给灭了,对于比利时银行,夏钧正在让人和他们洽谈,估计不用多久也能赎回,价格自然不高。

那些报纸自然是对此事大唱颂歌,《申报》董事长史量才评论说:“自民国二年,华东政府收回部分海关以来,华东政府又陆续收回了全部海关,今日又收回了大部分租界及大部分铁路,中国已经脱离了殖民国家行列,逐渐收回中国的各项主权,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华东政府还能够做得更好。”

《新闻报》则重点对铁路方面进行报道和分析,认为未来时间内,国内由列强修筑的铁路运费将大幅度降低,因为华东政府已经取得了这些股份的控股权和定价权。

就国内这些报纸来说,新闻报之前是排在复兴报之下,处于销量第二,那是因为在民国初期会看报纸的很多都是商人,他们对于新闻报这种报道商业新闻的报纸自然是每天不可少的东西。

但随着教育的展开,非商人的文化群体数量暴增,加上逐渐养成了看报纸的习惯,毕竟这年头也没什么太丰富的娱乐项目,虽然也有夜店之类的,但那地方不是谁都会去,就文化娱乐项目方面,看报纸是很越来越多知识分子所采取的一种方式。所以《新闻报》的发行量逐渐被《申报》超越,发行量跌倒了第三。

不过此时华东各省商业气氛浓郁,新闻报保住销量第三的宝座还是没问题的。

发行量第四的则是新崛起的《民生报》,发行量第五的同样是新崛起的《全球军事报》,此时欧洲正在打仗,之前华东政府也在和日本打仗,现在又收复西藏、外蒙,《全球军事报》很有市场,势头很猛。

《复兴报》依旧是牢牢的占据着第一位,发行量是《申报》的五倍,每日发行一千六百万份。

报纸此时在中国的教育中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