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队是不能马虎的,一马虎就是要丢掉前途的,甚至会被人一撸到底,无法翻身。
虽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但雪中送炭是有风险的,锦上添花虽然得不到太多的好处,但起码没坏处。
而在四川的联合宪兵队,此时则以为防止士兵抢劫的名义,向两军都提供了一些粮食,以确保两方士兵不饿肚子而做出抢劫的行为。
护国战争的僵持,也让袁世凯感觉很窝火,又感觉很焦虑,而且袁世凯开始感觉到,内部有一些人是不支持他称帝的。
为了拉拢夏钧,袁世凯在七月底夏钧为华东王,并用火车给夏钧连连送去半桌宴席。
袁世凯送宴席的意思是告诉夏钧,这宴席可以平分,天下同样可以平分,并意图请夏钧出来平定西南护国军。
夏钧得知被封为华东王后却是不为所动,同时让人把宴席退回去,同时再次在公开场合重申中立立场。
平分天下?
他袁世凯愿意,他还不愿意呢
袁世凯见宴席每次都被退回来,知道遭到了婉拒,同样也感觉到了华东自治政府的不愿合作的态度。
显然华东自治政府对他称帝也是有些抗拒的,但情况对袁世凯来说还算好了,人家没有扯大旗反他就已经很不错了。
问题是他能不能把西南护国军荡平,若是能消灭西南护国军,那么内部还是可以安定下来的。
要知道他的模范旅可是为袁家训练出了三个师的禁卫军,这也是袁世凯的底气,但这三个师不可轻易调动。
曹锟在四川又作战不力,段祺瑞也称病不出,夏钧严守中立,并警告自治区域内的媒体不要多加煽动,以乱时局。
现在中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华东自治七省,其他省份就算是乱了也损失不会太大,而华东自治七省一旦乱了,那损失可就无比巨大了,就如同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以及日本的大阪,这些工业集中的地方是一个工业国家的死穴,一旦被敌人打掉,基本上被打掉了大半个国家。
目前除了华东自治七省发展出了规模较大的工业,其他省份还是农业省,农业国家的特点就是分散式的,护国战争所造成的损失也并不大,而且是在华东自治政府控制之下的,损失更小。
夏钧现在确实没有多余的力量去顾及袁世凯称帝的问题,华东军除了在山东战场集结了一个集团军群之外,又往各省派遣了剿匪部队,往新疆还派遣了一个加强师,东北还有四个生产兵团。
华东军的兵力目前是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的,而且华东军在沿海正准备进行登陆演习,参与这次登陆演习的是三个步兵师。
这三个师被调遣到了广东,演习地点位于海南岛,演习即是从广东登陆海南,以为登陆台湾做准备。
而在杭州,此时只有一个组建不到一年的第四十二师保卫,兵力可谓无比空虚,虽然兵力空虚,但却是十分安全的。
现在各军完全反不起来,日本也不可能抽调兵力登陆杭州,浙江的海防做的可是非常强悍的。
夏钧对这次登陆演习极为重视,亲自到现场观看演习。
这场演习关乎收复台湾之战,同样,这场演习必须严密封锁消息,一旦被日本察觉的话,很容易推测到华东自治政府的意图而加强台湾沿海的防御力度。
——————
每天五千字的速度会延续到26号
第一卷 第一百六十二章 吞并湖南
第一百六十二章 吞并湖南
八月骄阳似火,海南接近赤道,气温更是更感炎热,此时海南也属于华东自治政府的管辖范围。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海南岛的经济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特别是海南西部地区初步修起了一个覆盖整个西部的水利工程,让海南西部时常遭受旱灾的情况得到了缓解。
特别是今年,海南西部曾近两个月未雨,不过因为水利工程的存在,农业却依旧照常,没有受到太大的干扰。
海南是华东自治政府管辖区域内农业最为理想的地区,这里四季如春,而且平原地带校多,可以种植多种经济作物。
农业部的很多科研工作都是在海南展开,在海南种植水稻,一年可以种植三季,就是口感不是很好,相比东北的一季稻相差甚远,海南也有很好吃的土种水稻,但产量不高,无法种植三季。
海南还有一些品质很高的铁矿,华东矿业公司已经把矿点建设起来了,但并未进行大规模开采,而是留着要开采的时候,则可以开足马力进行生产,挖国内的矿产远没有挖其他国家的矿产来得划算,像那些挖不完的不太关键的矿产却是在国内挖来得划算。
海南省因为地域优势,也是华东自治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