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界最重要、最有意思的无国籍的国际公司之一。默多克现在拥有一个真
正的跨国传媒公司。1984年,新闻公司全球范围的收入估计能够达到
21亿
美元,比《时代周刊》公司的
28亿美元少不了多少,更何况它是最国际化的
传媒公司。它拥有约
80份杂志和报纸,是西方世界最大的新闻纸消费者。该
公司完全是靠默多克本人的直觉和商业天才在发展着。但是,他也有一个隐
患,就是债务。到此为止,他还没有因为债务而苦恼过。对于默多克来说,
债务简直是友好的同义词,因为他的经营方式不能缺少债务。
在金融界,默多克有着很好的声誉。编辑和记者们可能不信任他,但他
的经纪人和银行家们对他却很有信心,他们都信任他,因为他从来都遵守自
己的诺言。每个银行家对他都做出让步,给他优惠,他总是能够带着成功的
微笑离去。他的信用等级很高,往往是他握握手,交易就定下来了。即使是
他偶尔在数字上犯了一点错误,他也不反悔,更不会否认或抵赖。
默多克隔一段时间就出现在美国金融和新闻杂志的封面上,人们开始理
解默多克,知道他就如同拥有一块私人领地那样,拥有世界最大的传媒帝国
之一。这个帝国竟然跨越了三个大陆,这简直是太了不起了。人们不知道,
仅仅过了几年功夫,他的帝国覆盖的范围就又扩大了一倍。
到
1984年时,默多克已经是美国一个主要的出版商了。除了圣·安东尼
奥的报纸外,他还有《纽约邮报》、波士顿《论坛报》、芝加哥《太阳时报》
和《星报》,有《乡村之声》和《纽约》这两份杂志。他还曾经试图收购巴
尔的摩的一家晚报《美国新闻》,他甚至考虑要把它改成早报,在华盛顿发
行。他还考虑买下洛杉矶的《调查者论坛》。遗憾的是,这两笔买卖都行不
通。他抱怨说,他已经没有更多的报纸“顶峰”可以攀登了。除了波士顿《论
坛报》以外,没有别的报纸能引起他的兴趣了:“我不打算在美国的小乡镇
到处买小报了。”像其他许多人一样,他也想买下《华盛顿邮报》,并改变
它的自由政策,但他付不起。更重要的是,“它是非卖品”。
美国的好事的评论家们开始拿他与普利策和赫尔斯特相比较了。《福布
斯》的封面故事是由一个叫托马斯·奥汉龙的人写的,他是最先报道默多克
的帝国雄心和商业天才的美国记者之一。“这个人想要什么?”标题问道。
答案是“命运”。奥汉龙赞扬他说:“当今天大多数的传媒公司是由一些没
有性格的、完全是根据数字做出判断的商人们经营着的时候,鲁珀特·默多
克,几乎只有他一个人,是将趣味性、感情以及敏锐的感觉与他的产品结合
在一起。”他认为,默多克既是一个会计师,一个赌徒,一个卓越的营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