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武官集团,在正统之后就已经被宦官和文官们打的抬不起头来了。
整个制度的崩坏,使得就算出现过张居正和戚继光这样的猛人,也只是挽回一点点的气运罢了。
“九老,我要做的,不仅仅是抓几个贪官。实话说,除了少数不要脸皮的,多半的人也不能算是贪官。”
“是喽,你这么想,老夫自是欣慰。不过,我要请问,你要怎么收场?”
“从势上来说,这件事我已经得到成功,关一批,流放一批,杀几个,放大半。这件事先这么结束。”
“好,当然还有下文?”
“是的”张佳木慨然道:“不管也是不成了。我会有奏议,九老,你知道苏州那几个县不,来往官员甚多,大家有事没事,都去打秋风。县官不必理会政务,就迎来送往好了。驿站使费,官府摊派,一年不知道有多少。放在每个官身上只是小数,十个百个千个,可就是叫人难以承受的大数了。”
“不知道佳木的办法是什么?”
“制度”
“哦,皇明制度可是有大诰规定的……”听张佳木说起制度,耿九畴的脸上反而露出担忧之色,他想了一想,便道:“老夫要提你一下,太祖高皇帝制大诰,可是有言在先,后世子孙不能擅改一字。特别是制度,有敢言恢复宰相制度的,族诛”
“高皇帝已经在地下矣,现在的情形,和洪武年间又完全不同,高皇帝就算复生,也非得改他自己的法度不可。”
张佳木这么一说,耿九畴当然大为着急,因而要勉力起身说话,用力一猛,却是眼前一黑,差点晕了过去。
“九老,不要急。”张佳木很沉稳,自己上前一步,把耿九畴托住,笑道:“治大国若烹小鲜,不是急的事,我不会那么孟浪,一下子就想怎么着。况且,上有皇上,太子在,也不是事事由我自专的。”
他话说的很隐晦,但耿九畴一听就明白了。
皇帝那头其实是好说的,除非是改大诰规定,现在一下子说改成例太多,皇帝也会迟疑。毕竟,皇权也要顾忌到舆论。但此事妙就妙在,张佳木已经借着德道大棒把文官们揍的不轻,现在改成法,给文官们自己解套,却要看他们怎么说
第621章 加薪
“臣叩请圣安”
从耿府出来后,张佳木知道事情已经到了最后关头,该揭盖子了。
午朝时间已经过了,不过,皇帝还在见人办事。以张佳木的身份,连宫门口递牌子的手续都免了……谁还敢查他的腰牌?
从东华门一路进来,皇帝也正在乾清宫办事,一听他求见,便立刻宣召。
因为是天天见面,所以只是一跪一肃一叩首,然后便可以起身。皇帝倒也不同他客气,直截道:“这些天你可抓了不少人,怎么样,后手打算怎么办?”
他的语气严峻,不过,张佳木对皇帝的心思已经知道的清清楚楚,因而,他从容答道:“情形很严重,皇上,不要说太远的地方,辇下都中,就有太多人行不法事。”
“什么”皇帝大为震怒,拍打着御座扶手,怒喝道:“他们怎么敢”
“下头文官们都是狼狈为奸,朋比为党,嘴上说一套,他们以为,皇上要靠他们办事,离不得他们,所以越发跋扈了。”
文官难制,这也是皇帝心中很深的忌惮,加上对文官朋党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张佳木的话,可谓是句句说到了皇帝心里。
“一群混账”皇帝脸上一缕青气掠过,语气声调却是平静了下来,看了看张佳木,道:“交给你穷治。以后,锦衣卫不要因循守旧,也不必拘泥成法,反正,朕允许民间告奸,也就是允准锦衣卫有自主的抓人权,以后,再有贪脏不法的,一律抓了拷问”
“是”
张佳木很响快的答一句,然后将手中的一本册子交给皇帝的近侍太监,由着对方再呈上去。
“掌前府忻城伯赵荣……”名单上的第一人便是叫皇帝极为诧异和意外,再看赵荣,罪名是老而昏聩,不胜任。”
“赵荣似乎……”
“臣知道皇帝想保全忻城伯,臣与忻城伯亦无私怨。不过,忻城伯役使的京营兵有一千多人,臣三令五申,以后勋戚武官不能占役,奈何忻城伯几家都不理会,而今之计,光办文官,不办勋戚武官,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