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翼认得这人原本是内宅伺候的姓汤小厮头儿,跟着张佳木快一年的时间,也算是历练出来了,听说保举了这厮一个传奉官,也就是不经吏部和内阁,直接由中旨任命的官员,大约不是试百户就是总旗,也算是格外抬举了。
“没什么事了,太夫人和小姐还在头前庄上等着,不如赶紧过去吧。”汤百户年轻英俊,做事也很干练,很干脆的答了张佳木的问题后,就立刻退向一边,一副等着吩咐的模样。
“嗯……”张佳木还在沉吟,薛祥已经上前一步,大声道:“大人,曹翼有要紧的事来禀报,请大人见一见。”
“咦!”张佳木大觉诧异,站起身来道:“叫他们在外头戒备着,怎么跑里头来了。”
“对了,”他道:“薛大人,抓紧扩充一下你的内卫部队,如果人手不够的话,可以找缇骑要一些有经验的人。现在外保局设在各地的保密站已经初具规模,希望你们的脚步能快一些,不要被他们拉下太远啊。”
“是,请大人放心。”
外保局是武志文和刘绢等人负责,这两人只是武艺高强,原本也只是指望建一个缇骑之外的补充的武力型的组织,不料外保局里头有几个很得力下部属,几个月功夫,把黄河北方和辽东一带的保密站搞的有声有色,做出了不小的成绩,相形之下,内卫的建设就远远落在后头了。
张佳木深谙平衡之道,下属的各司局要合作,彼此之间谁也离不了谁,但同时也要竟争,不能是一团和气,所以他配置部属的时候,也很用心。
有刚刚短短的两句话,相信薛祥要更加努力许多了。
第270章 手弩
“对了。”薛祥略一示意,从旁边站过来一个高大的亲兵,薛祥道:“拿上来吧。”
“是,大人。”
薛祥的亲兵答应一声,然后捧上一个封闭的很严密的木头匣子。
“这是什么?”
不仅是张佳木好奇,就算是赶来报信的曹翼也是张大了嘴,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
最近虽然经费很紧张,听说张佳木的文职幕僚,现任的总务局财会司的钱老夫子的账本上全部是赤字,满眼看过去全部是红色的数字……现在总务局已经开始使用复式记账法了,这种办法更严谨方便,而且简单易学。开始张佳木搞教学的时候还担心这些老夫子们听不懂,不过很明显,这些一辈子泡在数字里的账花子们只是没有理论支持,事实上,中国人只是从来没有理论支持罢了。
至于聪明人,那是一抓一大把,不需要张佳木操心太多的。
尽管赤字已经到了极为危险的地步,但张佳木在给内卫等诸多部门拨款时还是很大方。现在已经有谣言,张大人为了卫里正常运作已经拿出了不少私产出来,几次抄家的分成和贪污全部归了公,还有皇帝和太子的赏赐也是如此,这一次庄田出产如果不是为了扩大化,恐怕也会拿出来以私为公。
很多时候,威望就如沙堡一样,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的堆积起来。
“大人,这是你上次闲谈时说起来的手弩。”薛祥很恭敬的把木盒奉到张佳木眼前,笑道:“现在大人可以试试看了!”
“哦,哦哦!”张佳木也很惊喜,上次不过是随便提提,不料才几天功夫已经有了成果,他不禁夸赞道:“内卫的办事效率很高啊,薛大人,要给下头奖赏。”
“是是,”薛祥道:“大人的规矩就是这样,有功者必赏,有过则必罚,下官省得的,立功的匠人全部受赏,功劳显著的,以后会请皇上再则给一官半职的。”
“嗯嗯,你领会我的意思就成,怎么办,你自己看着处断就是。”
张佳木划分部门之后就很少干涉下面官员具体怎么办事了,说好听点就是要发挥下层官员的主观能动性,难听点,可能就是这位都督大人也是分身乏术,实在管不过来了。
说来说去就是体制问题啊……要是象以前那样,卫下各千户百户自行其事,也就是经历司和镇抚司有点事做,上头的佥事同知指挥可就没这么忙了,现在收权之后,各部门自行其事,要是张佳木事事亲力亲为,三头六臂怕也不够使的了。
放在木匣里头的是一柄很精致的手弩,长不到一米,弩身上还有一个很精巧的箭盒,张佳木看了看,里头压有六支弩箭,很明显,这是一柄可以连发的手弩。
当时的人崇尚宽袍大袖,尽管军人不可能和士人一样穿着,边军骑兵已经习惯穿着束袖或是窄袖的箭袍,也就是满族人的箭衣,但普通来说,穿着宽袍的人很多,这一支手弩可以很轻松的藏在大袖里而不被人发觉,从这一点来说,设计标准已经是张佳木的要求那样,算是完全合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