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来,大明的勋贵现在还不失祖宗开国时的漠烈朴实之风,对国事都很是关切。而最为要紧的,当然是文武之争。
说是文武之争,但和勋臣也是有莫大关系的。太祖提三尺剑平定天下,靠的是百战之功。而当时的从龙勋旧,现在十不存一,这也不必去提。但成祖靖难的功臣着实不少,而成祖待功臣,比太祖又宽容不少,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现在各地的重要军镇的总兵官,基本上都是有侯爵或是伯爵的身份兼为总兵官。国初到明中期前,总兵之责很重,特别是后来被称为九边的重要军镇,甚至是内地各省,总镇总兵,也都是勋臣加将军号,位高而权重,非文官可以制衡。
但仁宣之后,原本武官的很多权力都被文官侵夺。各地总兵官虽然都是勋臣,有时候亦得受制于巡抚,所以石亨虽然为人骄狂不得人缘,但议撤巡抚之事,其实勋贵们是在暗中支持的。
这件事,原本是文武之争,勋臣在后支持武官,而太监则以支持文臣的多,因为文官虽然也有贪污,但不象武官可以把持,镇守中官捞不到太多好处,而文官掌权后,太监可以很顺当的拿到自己那份好处,又不必受那些粗货的气,当然至为便当,心里也开心。太监的权势。当然远大于勋臣,所以历史上虽然石亨攻倒了巡抚制度,但没有一年时间,文官和太监一起进言,又把巡抚制度给捡了起来,从此巡抚和总督,再加上巡按御史并镇守中官制度就成了大明祖制,终明朝一世也没有再改过了。
这些猫腻,张佳木现在已经知道了个七七八八,关于这些关系国朝稳定的大事,现在他也有了建言的资格,要是自己甘心退避,不发一言,只安心当个特务头子,那也未免太蠢。
于是含笑答应,只道:“请侯爷定个日子,到时候赏下官酒饭,下官准定去扰侯爷就是了。”
勋贵侯伯身份高贵,是不便到别人家里做客的,所以张佳木只能移尊就教,到会昌侯府里去找孙继宗说话。
最近勋戚们正在鼓动件大事,不过对手实力强大,暂且还不敢做。所以孙继宗才打算找张佳木这个御前红人商量,有张佳木的首肯,事情就有机会成功,而且孙继宗知道,张佳木多半也会同意。
当下听着张佳木答应了,也是高兴的满脸飞光,只道:“那就定在四月初好了,不知道你哪一天有空?”
张佳木刚想说:哪一天都行。不过,转念一想,自己这几天也要到庄上看看,他的庄田现在很多,正是开播耕种的时候,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于是默算了一算日子,慨然道:“就请侯爷四月初六找下官吧。”
“那成,到时候我叫人给你下帖子去。”
“不敢当!叫人来传一声就是。”
两人又客气几句,孙继宗知道张佳木要去找英国公说话,于是便含笑转开,自去寻皇太子说话去了。
张佳木也果然了得,没过一会,就哄了英国公回心转意,再又拉来了原说不来的阳武侯,驸马都尉焦敬和薛恒也都过来,太子原说今天人不多,这会见了这么多勋臣和亲臣,不觉也是脸上飞光。
他城府表现的再深,究其实里也只是个孩子,张佳木给他做面子,他如何不知道?当下看向张佳木的眼神,已经不止是欣赏,简直就是感激。
人到齐了,辰光也很不早,幼军那边的两个副将和坐营官,各马步把总也都列名过来,请皇太子到西内去,校阅幼军。
“怎么样,”皇太子似乎有点迟疑,问道:“现在就去?”
有个小宦官,年纪不大,但已经穿着奉御的服色,见太子发问,他似乎就想上前,但张佳木在一边自然而然的一躬身,很从容的笑道:“回太子殿下的话,既然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当然就请立刻过去。”
太子的马,也是张佳木挑得,御马监每年都会从全国各地收取良马,河套,辽东,甚至是几千里外的西南,都基本上是年年供马。每年洗马时,几百上千匹挑出来的良马奔涌而出,也是弥足壮观,诚为禁宫里的一件乐事。皇太子的马是一匹全白的白马,马车也全用白马,也就是天子和皇子才有资格用纯驷,当下由人扶着上马,太子看着四周的勋贵武臣,意气风发的道:“请张佳木为前导,前去西内校阅幼军!”
第218章 入场
所谓西内,也就是大明的西苑。明朝的皇城大的惊人。清军入关夺了北京后,基本上是把明朝的皇城给取消了,转而出城在城外修园子。但有明一季,皇室基本就是在景山,禁城,西苑这一带活动。
南苑在京城郊外,距离几十里地,因其太远,后来已经不大能常去了。
现在皇帝复位,开始修建南宫,这一修一直修到嘉靖年间前后,把个原本连公侯府邸也不如的南宫修的天宫也似,于是明朝皇室的活动地点,又多了一个南宫。
西苑很大,里头的殿阁也多,更有琼海这样的海子可以泛舟而游,地方大,风景佳,是明皇办公见大臣的好地方,里头的殿阁历代帝王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比如明武宗喜欢的平台,用来跑马射箭。西苑里还有养老虎狮子的小型城堡,皇帝喜欢亲手猎杀这些猛兽来显示武勇,当然,在后世某个能一天打三百只兔子的皇帝来说,就是圣君,而明朝皇帝打老虎,就是荒淫无道。
至于崇祯皇帝,他喜欢景山和西苑的紫光阁,崇祯人很小气,不过偶尔也会在紫光阁赐案,大臣喝完了酒,再在禁苑里观光一圈,也是难得的盛事。
现在的西苑,比起明末少了一些建筑,但地方范围仍然大的很。幼军六千余人在外围辟营而守,每天操练,深宫禁苑中却是一点动静也听不着。倒是皇太子心痒痒,偷偷来看过几次,只看到旌旗连天,操练之声极为哄亮,军容壮盛,把个太子喜的不知如何是好,所以今天校阅,太子当然是最为高兴的一个。
大明的太子和唐朝太子不同,唐朝太子有自己的属官,还有自己的卫率军队,所以唐代有太子亲自领导的宫变。太子的军队也只听太子的命令,就连天子也敢反抗。
至宋朝太子权力就小的多,到了明朝,太子的属官多半是朝臣加衔,并不是纯粹的东宫属官,只有詹事府是专门为太子讲学之用,算是正经的太子属官。
至于军队,这会的太子还算走运,幼军当然还是皇帝控制的,最少在名义上还是属于大明太子,等天顺朝完结后,幼军也就只成为历史的名词,再也不复存在了。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
虽然在西内的外围,但大营规矩也一点不少。这也是张佳木筹划之功,很短日子就搭起了营房,整平了校场,建起官厅,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