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个蒙古格格也不是外人,是达尔汗王府的格格,论起辈分来是苏赫巴鲁的堂姑姑。
说话间,曹颙得知,不只宝雅来热河了,苏赫巴鲁也来了。
“苏赫巴鲁也来了?”曹颙闻言大喜:“在哪儿,才听说,怎么也不先给我个信儿?”
“听说你同十六叔在斋戒,谁敢去打扰?”宝雅道:“不过今儿你是碰不到他了,他有事出城了,说是明后天才回来。”
淳王府花园,东院上房。
十六阿哥坐在床上,看着手中纸里裹着黑糊糊的东西,厌恶的皱皱眉。
一个宫女拿着烛台过来,不解的看了看十六阿哥,轻声问道:“爷,要点上么?”
见十六阿哥点头,那宫女才拿起火镰点好了蜡烛。
十六阿哥摆摆手,道:“出去,没爷的吩咐,谁也不许进……”
第642章 飘然
京城,畅春园。
虽说康熙有令,停止朝贺筵席,但是万寿节就是万寿节,哪个臣子敢轻忽?满朝文武,都穿着蟒袍,外罩补服,早早的到园子外候着。
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侍卫等人随着皇帝,到皇太后宫行礼。
没有升殿,没有宴饮,文武百官在园子外跪拜叩首。
虽说文武百官没有朝贺,但是宗室与百官女眷,却有不少进宫,给皇太后与诸妃请安的。
从京城到畅春园这几十里官道上,车马往来,打破了素日的寂静。
曹寅跟着礼部的几位官员,却得了传召。
康熙穿着吉服,看着精神还算不错。
原来,是有差事下来,衍圣公孔毓圻进京恭贺万寿,康熙命礼部官员准备赐筵。
交代完差事,康熙留下曹寅说话,叫其他人跪安。
“同朕出去走走。”康熙下了炕,对曹寅说道。
康熙在前,曹寅在后,君臣两个出了青溪书屋,漫步到湖边。
湖边杨柳树下,遍植牡丹,开的正盛,满目繁华。
康熙抬起头,眺望眼前景致,最后视线落在不远处的一株柳树身上。
那株柳树,不知栽于何年何月,枝干甚粗。却是枯了半边,只有临水向阳的一边,绽放着嫩绿,看着春情无限。
康熙看着这老树。而后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的左手。
饶是春光烂漫,他的心里却像是秋叶般萧瑟。
去年冬日有疾,使得右臂僵硬,右手无法握笔。这些日子,他都是用左手来批复奏折。然而,这两日,左手也开始掉笔。
说起来,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就算是贵为帝王,站在九天之上又如何?而今,连个小小的毛笔都握不住。
曹寅站在康熙身后,眼里难掩忧心。虽说康熙没有说什么,但是流露出的沮丧,使得人心里难受。
只是,他不说,他就只能装作不知道,这就是为人臣子的本份……
曹家,东府,正房。
兆佳氏盘腿坐在炕上,地上椅子上,坐着两个穿着旗装的妇女。
这两人是侍郎府的内管家,兆佳氏也是认识的,今儿见她们上门,颇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