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纳妾记 > 第236部分(第3页)

第236部分(第3页)

看来,用感情留人是行不通的,怎么办呢?杨秋池手里拿着那卷圣旨,心想,如果柳若冰带着儿子走了,那自己就算将建文帝抓到,升再高的官,发再多的财,又有什么意思呢。

抓建文帝?这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杨秋池想起了在武昌白素梅说的话——抓住建文帝时,恐怕就是兔死狗烹的时侯。

杨秋池慢慢放开了柳若冰的手,走到一旁地石凳子上坐下,长叹了一声:“好吧。你带儿子走吧。”

柳若冰心中不忍,抱着儿子走过去,在旁边地石凳子上坐下,柔声道:“秋池,别这样啊,我以后会时不时带儿子来瞧瞧你的。”

“好,只是,这次进京恐怕凶多吉少。就不知道你和儿子还能不能见到我。”

柳若冰一惊,问道:“什么?凶多吉少?怎么会呢?皇上不是叫你带着全家去过元宵节,当面封赏吗?”

杨秋池神情哀伤:“冰儿,咱们都太善良了,有句话叫做兔死狗烹,你不知道吗?兔子都抓完了,还要我们这些猎犬干甚么?”

“抓完了?没有啊,不是建文还没被抓到吗?”

杨秋池想起了郑和下西洋。有传说是为了寻找建文帝,信口道:“我估计皇上已经通过别的渠道知道建文已经死了或者逃到海外去了,皇上认为对他已经没有威胁。我以前一直在缉拿建文余党,这是关系到他们叔侄权位之争的宫廷争斗,这种事情是绝不能让别人知道的,免得丢了皇家脸面。可惜,我知道得太多了,不杀了我,皇上恐怕睡不着觉啊……”

柳若冰从小到大,都跟着师父在深山密林里一心练武。绝少与人交往,而杨秋池这番话真真假假,原也是他一直担心的事情,只不过现在提前说了罢了,再说历史上又有很多这样的先例。并非空穴来风。柳若冰一听杨秋池说地很有道理,不由焦急起来:“秋池,那怎么办?”

杨秋池无奈地摇摇头:“还能怎么办,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啊。所以,想来想去。你还是带着咱们儿子走吧,等我被满门抄斩的时候,也算给我们杨家留了个后,不至于断了香火。”

柳若冰急了:“不!我不会让你死的!只要我在,他们动不了你一根毫毛!”这句话说得是那样地自信。可说完。柳若冰又觉得不对,自己都要带着孩子走了。哪还能说得上“只要我在”呢,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杨秋池偷偷看了她一眼,见她已经在犹豫,又长叹了一句,以退为进,说道:“也许,这只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罢了。皇上可能真的只是邀请我去一起过元宵节,当面封赏。他是圣明君王,应该不会像那些昏君一样滥杀无辜的。”

柳若冰急道:“这种事情怎么能赌运气呢?万一他真的要杀你,那可就晚了!要不,咱们躲起来吧,躲到他找不到的地方去。”

杨秋池苦笑道:“如果皇上要杀我,就算躲到天涯海角,也会把我们找出来地。再说了,我总不能因为猜测皇上可能会杀我,就抗旨不遵躲起来吧?”

“这话倒也有理,”柳若冰想了想,“我不能让你冒险,我要陪你去京城,一旦皇上真的下毒手,我把你劫了就跑。”

杨秋池心中暗喜,感激地说道:“冰儿,你真的肯陪我进京?”

“嗯,我不能让我们儿子没了爹啊!”

“嘿嘿,谢谢冰儿!”杨秋池笑了,现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先让柳若冰留下再说。反正自己这步棋还可以继续走下去。杨秋池道:“那咱们什么时候走呢?”

“既然元宵节必须赶到京城,那咱们时间可不多了,必须立即起程才行。春节先赶到武昌的……武昌的家中过年,过完年之后,立即出发进京城。”

第411章 不得已的条件

杨秋池兴高采烈说道:“太好了,这是咱们一家三口过的第定要热热闹闹好好庆贺。”

柳若冰想了想,盯着杨秋池,慢慢说道:“我要你答应一件事情,你如果做不到,那我就带儿子走。如果你做得到,我就留在你身边。”

“真的?永远留在我身边吗?”杨秋池惊喜地拉着柳若冰的手,热切地说道。

“永远!”柳若冰点点头。

“太好了!”杨秋池高兴地大叫了一声,搂住柳若冰的脖颈,在她红唇上深深一吻,然后使劲点了点头:“你说!什么事情?我一定做得到!”

“我要你回去之后就娶芸儿,从今以后,把我当真正的长辈一样,不能和我亲热,更不许透露儿子的真实身份,将来也不能告诉儿子你就是他父亲,你做得到吗?”

杨秋池一呆,没想到柳若冰提出的是这件事情,娶宋芸儿他当然愿意,但是,以后不能和柳若冰亲热,也不能与儿子相认,这可真让他为难。

冷静一想,这两件事倒的确只是一件事,娶了宋芸儿,柳若冰也就成了自己的长辈,如果与长辈勾勾搭搭的,那成什么话了,自己就算脸皮厚,却也应该顾忌到柳若冰和宋芸儿她们的感受啊,既然不能与柳若冰公开关系,当然也就不能认儿子。

这恐怕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杨秋池无奈地点点头,黯然道:“好,我答应你,娶了芸儿之后。我就再不碰你,也不与儿子相认。”

柳若冰心里也很不好受,搂着孩子,低头不语。

虽然答应娶了宋芸儿之后再不碰柳若冰,这让两人都很难过,但是,至少能将柳若冰留了下来,不至于带着孩子四海飘泊。

接下来。这一天时间进行各项准备工作,杨秋池将衙门的事情也交给了佐官料理。第二天,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出发了。

这一次为了赶时间,尽可能精简行囊,白天黑夜赶路,终于在大年二十九,赶到了武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