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人都发现起义军的援军首领子龙,和朝廷平叛大军的统帅刘瑾,在比斗之中,双双在极强的白光的包围下,离奇消失的时候,双方军队都暂停了攻击,不明所以,呆立当场。
等白光彻底消失之后,看到主帅都不知去了哪里,再加上双方本就已经打的筋疲力尽,自然不想再接着打下去的原因,因此河套游骑就在胡独鹿的带领下,撤到了军堡之中,与起义军以及那营救回来的万余百姓,继续坚守军堡。
至于朝廷大军,在刘瑾消失之后,也是无心再继续围攻安王,只是在军堡之外安营扎寨,不想让安王逃窜,剩下的却是派出了许多人手,在这方圆百里的地方,搜寻刘瑾的去向。
刘瑾与子龙因为玉佩的缘故,进入了宝藏之中。
那个宝藏所在地虽然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可因为刘伯温的奇门遁甲阵,却是再也无法从这个世界直接找到宝藏所在地了。
因此再多的缇骑出动,都是找不到哪怕刘瑾的一丝消息。
朝廷大军之中的临时主事马永成与刘明都是相顾无言,在找了三天之后,却又听到了一个坏消息。
找寻刘瑾的缇骑没有带回刘瑾的消息,反而回报说是蒋云松带领大批的河套大军,已经过了青岩口,抵达花马池,不日就要进兵这里。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即便马永成如何想继续在此驻守,围困安王,找寻刘瑾,大军的临时指挥官刘明也是不同意。
刘明直接下令大军,撤退到宁夏之外,与其他边镇大军合拢,然后再把这里的情况,星夜呈报给朝廷。
就在朝廷大军刚刚撤走没有多久,蒋云松确实带着近五万的河套大军,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安王所驻扎的军堡。
在子龙暂时失踪的情况下,蒋云松也只得听命安王,听从安王的指挥。
此刻攻守转变,朝廷大军已经撤走,而起义军的力量却是空前高涨起来。
安王在与众人商议之后,决定留天龙帮的部分兄弟以及婉儿,在这座军堡之中,一面继续等待子龙的归来,一面却是防备北面的蒙古人。
然后安王率领着七万有余的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出了宁夏,向着京师的方向杀去。
这会儿朝廷之中,李东阳等清流文官,以及英国公等功勋贵戚已经知道了刘瑾暂时失踪的消息。
他们当即一面下令,各路边军不要阻挠安王的起义军,只许诈败,返回黄河东岸驻守。与此同时,朝廷还紧急召开了一次大规模的朝会,在声明前线没有统帅的情况,急需朝廷派出另外一位统帅,带着大军前去抵挡安王的进军。
刘瑾党羽在刘瑾消失之后,一时间万马齐喑。内官之中,本可以代替刘瑾主持大事的高凤、张永,这会儿却都是缄口不言,好似真的怕了文武联合的攻讦一般。
第六百一十一章 换将
最终这次朝会以极快的速度,通过了征调各省驻军,会同一部分京师人马,前往西面平定安王之乱的决议。
对于这大军的统帅,刘瑾一派在高凤的推举,张永的毛遂自荐之下,决定以张永为监军,成为统帅部成员之一。
功勋贵戚这一派,却是英国公提名了泾阳伯神英,权做总兵官,带领大军征伐。
清流文官一派也是遵照了之前与安王他们的商定,提名重新启用杨一清,升任左都御史,复任陕西总督,统领一切平定安王之乱的事宜。
如果刘瑾在朝,必定会竭力反对,杨一清绝对不会就这么容易复起。可是如今刘瑾不在,刘瑾一党的暂时首领高凤与张永又是缄口不言,这条不可能通过的任命,也就在几方的默契之下,通过了。
张太后本也是能阻止这次任命的人,只是她看到高凤、张永不反对,又有张永亲自充任监军,因此也是没有怀疑,就让这条任命通过。
平叛大军的统帅重新形成,各路大军都是从各路向着黄河东岸汇聚而来,杨一清却是上朝拜谢天恩之后,就与张永、神英一道,先行率领着京师的京军,从速赶到了前线。
到达黄河岸边的时候,正是刘明带着朝廷大军撤回来布防的时候。
杨一清却是迅速宣布圣旨,在张永、神英的帮衬下,以战败渎职的名义,把刘明与马永成的职务直接褫夺了。
刘明早就知道,刘瑾这番消失,朝廷之中必定会有人攻讦于他。
之前在军堡之外,坐失良机,导致这场战斗功亏一篑,刘明心里就对刘瑾意见很大。
在是刘瑾一党的同时,刘明还是一名军人。刘瑾为了一己私欲,无端挑起这等争端,已经是惹得天怒人怨了。
如果自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