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边,李靖王在射出那三箭后,也是整顿人马,立即带兵东进,行到半路上听说朱元璋没有死,反而刘伯温会同汤和,带着大队人马赶来了。
这李靖王却是未战先怯,就地解散了大军,然后灰溜溜的逃回了享堂。?? 刘伯温与汤和带着大军到了西部,查了许久,也是没有查出到底是谁射的箭,就仔细察看起当地的地形和地脉来,
结果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刘伯温竟然发现这西部的山中有很多龙山、凤山,日后此地必定出真龙天子,便下令军队把好多龙山和凤山的脉气一一斩断了。
到了民和三川,刘伯温又仔细察看了三川形势,只见有两条龙山、两条凤山,一条龙山从现在的甘沟乡朝西延伸,龙头快到黄河边上了。
另一条龙山从甘沟乡朝东延伸,龙头也是快到黄河边上了;两条龙山各背负一座凤山,两座凤山已展开单翅。
二山已成为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的龙凤脉气,龙山、凤山上松柏郁郁苍苍,千百样的花儿盛开,好一个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若是两条龙山的龙头到了黄河边同黄河连接,两座凤山展开双翅,此地就会出真龙天子,就会改朝换代。?? 刘伯温与汤和叙说了这其中的发现,然后对汤和说道:“幸亏我们及时赶到了这里,要是再迟几年的话,大明江山就要出现极大的波动!”
汤和也对刘伯温信服不已,当即就在刘伯温的指示下,命令军队夜以继日地挖山斩脉,先是把两条龙的脉气全给斩断了。
然后又带兵挖凤凰山的脉气,但是在挖大凤山的翅膀时,白天挖了晚上却又长了起来,一连挖了几个月,一直挖不断。
直到有一天,一个挖山的士兵把鞋子忘在了挖山的工地上,晚上就去找鞋子,正当他在刨土找鞋子的时候,突然听到地下有说话的声音:“哎呀,好险啊,要是再连夜挖就会挖断的。”
这个士兵一听,慌得没有找鞋,赶快跑回去告诉了刘伯温,刘伯温急忙带上军队连夜去挖,挖到九丈九的深处时,发现了一根一抱粗的大树根,正好是这只凤凰的血脉。
刘伯温祭出宝剑,一剑斩断树根,树根里涌出了殷红的血,鲜血一直朝黄河流去。刚刚流到河边沙滩上时,正好有个人走过来,一脚在沙滩上踏了个坑坑,血就流到了坑坑里,再也没有流出来。
原来这血如果流到黄河里,这血脉就又会接上,此地还会出大人物的。这番机缘巧合的破坏了,这里的风水也就算是彻底的被破了。?? 把两条龙山和两座凤山挖了个支离破碎,茂密的松柏被压在山下,百花根也被铲除尽了。
从此,民和三川一带的山上再也不长松柏,再也不盛开百花了。
而且还有人说,这刘伯温斩断龙脉之后,从此仙凡有别,再也没有修道之人能够成仙了!
第五百九十七章 钥匙
这些奇闻轶事,其实在皇宫之中的藏书之中,隐约有过记载。这刘瑾却是为了迎合正德皇帝猎奇的喜好,也曾经读到过。
因此这会儿轩辕破说起,他也是想了起来,直接就把这个典故,缓缓说了出来。
轩辕破也是没有阻止,耐心的等刘瑾说完之后,才淡淡一笑,说道:“你们大明的皇帝,倒是厉害的很啊!这刘伯温斩绝龙脉,隔断仙凡之路,却被你们皇帝以这么一个子虚乌有的奇闻轶事给掩盖,倒真是让老夫佩服!”
“嗯?”刘瑾听得轩辕破的话,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轩辕破竟然知道一些当年的事情,当下他心中也是颇为好奇,就即问道,“看来老先生知道的比我多,还请老先生告知一二!”
“李靖王是有的,不过他不是什么你们大明朝的藩王,而是我们蒙元的藩王。本名是孛儿只斤苏胡利多尔!”轩辕破好似起了兴致,竟然真的解答起刘瑾的疑问来。
“苏胡利多尔?”刘瑾一听这个名字,不禁极为耳熟,当即思索起来,他天资聪颖,记忆力极为不错,不多时,真的让他想了起来,当即愕然的看着轩辕破,问道,“这不是蒙元的泰永王,蒙元顺帝的亲弟弟!”
“正是!”轩辕破也是没有料到,这阉人竟然能记得蒙元一名藩王的名讳,倒是惊异的看了刘瑾一眼,然后说道,“苏胡利多尔极为仰慕汉族文化,曾经为自己起了一个叫李靖的汉名,却是希望能像唐卫国公李靖那样,征战沙场,建功立业。也因为这个,他的仆人都是以李靖王称呼他,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你们口中的李靖王了!”
当听到当年奇闻轶事的主角之一的真实身份,不单是刘瑾觉得颇为荒诞,就连躺在地上,动弹不得的子龙也是心中觉得古怪。
这编造谣言的人,把这李靖王说的有板有眼,好似真的有这么一个李靖王一般。可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李靖王真的有,不过却不是汉人,反而是一个蒙古人。
轩辕破却不管子龙与刘瑾心中的想法,只是自顾自的说道:“我们蒙元被你们这些汉人打败之后,顺帝只得仓皇北逃,李靖王却是不想就此撤出中原,就带着皇室的大批财宝,以及几件宝贝,一路逃向西域,想投靠在那儿的察哈台汗国!
可是李靖王谋事不密,带着大批珍宝的消息却流传了出去。那时候正是大明草创的时候,经济最为困难,朱元璋就命令刘伯温与汤和,率领大军西进,一面经略关中地区,一面却是追杀李靖王。
汤和知道自己这位发小的想法,就带着骑军一夜之间,连续飞奔了八百里,最终在民和三川,赶上了李靖王。
一番恶战之下,汤和把李靖王与麾下蒙古卫士都给杀了,把李靖王护送的蒙元皇室的珍宝,尽皆俘获。
本来他是要带着这大批珍宝,返回南京,把这些珍宝呈交给朱元璋。可刘伯温却极力劝阻,说如今朱元璋身边,明教势力庞大,如果把这批珍宝带回去,只怕落入明教的手中,却是给大明造成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