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刘瑾一脸为难的说道,“战阵之上,刀剑无眼,只怕……”
“不错!”曹元又立即说道,“陛下不要忘了惠文旧事……”
“哎……罢了,罢了!”正德皇帝摆了摆手,说道,“你们尽力就好!如果他们实在顽抗,那就杀了吧!”
“老臣领旨!”刘瑾眉开眼笑的说道。
正德皇帝说了杀之后,整个人也像是泄了气的皮球,瘫软在龙椅之上,微微抬了抬手,示意邱聚宣布退朝。
邱聚一直一言不发,这会儿见了正德皇帝的授意,正准备上前来说退朝的话语,不料刘瑾目视邱聚,示意他不得现在宣布退朝,然后刘瑾又是拱手对着正德,笑眯眯的说道:“陛下,老臣还有一事……”
“刘公说吧!”正德皇帝已经有些心力交瘁了,自己颇为尊敬的安王叔,以及那容貌与自己一样,又颇为重情重义的徐子龙都变成了自己的死敌,他却再也提不起兴致来处理朝政了,见刘瑾还要说,不便驳了刘瑾的面子,只得抬了抬手,说道。
“老臣以为,朝廷之中,以内阁票拟,陛下御览,司礼监批红用印的规矩实在有些不合时宜,许多政务,就因为在这繁复的审批程序之中,耽误了时间!因此老臣建议……”刘瑾笑着看了杨廷和方向一眼,然后说道。
杨廷和本来见形势急转,心里还有些不痛快,这会儿见刘瑾诡异的朝自己一笑,然后又说出这番话来,忍不住心中一跳,还以为刘瑾是要提议裁撤内阁,忍不住站了出来,不等刘瑾说完,直接说道:“臣反对!”
“嗯?”正德皇帝本来已经没了兴致,可这会儿刘瑾的奏报还没说完,杨廷和就急着跳出来反对,当下他也是颇为奇怪,看向杨廷和,满是询问,“杨爱卿反对何事?”
“对啊!老臣还没说完,杨大人反对什么呢?”刘瑾似笑非笑,颇有些嘲弄意味的看着杨廷和,嘴角挂满笑容的说道。
“啊……”杨廷和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上了刘瑾一个恶当,心浮气躁之下,被他当众耍了一下,忍不住脸色羞红,喃喃无语。
“好了!听刘公说完吧!”张太后自然知道刘瑾所言是什么事,她本来也是不赞同的,只是这也算是她与刘瑾之间,做的一笔交易。
刘瑾出面集合朝廷人力物力,对付安王以及风月帮甚至徐子龙等,当年知情的一干人等,而张太后投桃报李,让刘瑾如愿以偿罢了。
当下她也看出了杨廷和只是神经紧张,不想这位大学士下不来台,所以才出面做了个和事老。
而刘瑾也是没有深究,只是又朝着杨廷和一笑,然后接着说道:“老臣提议,裁撤司礼监,把司礼监的批红的权利交到内阁手中,用印的权利重新由陛下亲自掌握!如此一来,程序简化,政令必将通畅不少!”
第五百五十六章 祖制
“啊……”朝堂之上,所有不知情的人,包括杨廷和、李东阳,甚至是谷大用等人,都是惊愕不已,不由得看着刘瑾,好似想要看穿刘瑾,看看这人还是不是那贪财恋权,专横跋扈的刘公公。
即便是正德皇帝,也是惊了一跳,有些不知所措的说道:“裁撤司礼监?这……这如何可以?”
“陛下……”刘瑾好似不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正是司礼监一般,这会儿却是慷慨激昂的说道,“司礼监与内阁,互为内外廷,互相掣肘,不使皇权旁落!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这也会让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内斗,最终增加内耗,平白的让政令审查的时间延长了许多!许多利国利民的举措,都是因为这内斗迁延日久,最终才导致无法达到预先的程度!因此臣才提议裁撤司礼监啊!”
“可是……”正德皇帝虽然自小顽劣,可也是被弘治皇帝自小教导,学了不少帝王心术。知道要想朝堂稳定,就必须懂得平衡之道。
就像刘瑾所言,司礼监与内阁,就是互相制衡的,其中内阁多用外臣,以品学兼优为优先。
而司礼监,却多是用内臣,也即是宦官。这些宦官去了势,是一个半残之人,无依无靠,实是犹如无根之浮萍。
有司礼监在,内阁无法坐大,皇权自然无忧。相反的话,司礼监就算权利再膨胀多少,只要一道圣旨下来,自有外臣群起收拾,不致对皇权造成什么影响。
更何况,许多皇家不便做的事,都可以交给司礼监统领的三厂一卫前去执行,于皇家威严而言,没有半分损耗。
综上种种,正德皇帝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裁撤掉司礼监的。只是一来他还年幼,在朝中威严不足,二来就是这许多理由,不能摆到明面上来说。
刘瑾见正德皇帝说了一个可是,不禁眉头就是一皱,今天这个小皇帝,倒真是难伺候,他心里暗暗想道。
当下他也不等正德皇帝说出口,而是直接说道:“其实要想制衡的话,裁撤掉司礼监也一样可以的!只要允许老臣这些内臣,也有资格加入内阁之中,扩大内阁!这样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