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自然没有,区区一个凡人,我根本不屑给予理会。”兰若冷哼一声,声音立刻就变得冰冷下来。
“口是心非。。。”兰魅也是嗤笑说道,语带讽刺。
秦尘来到须弥山山下,极目远眺,这山高约千丈,高耸入云,巍峨雄伟,漫山遍野尽是青翠。
这山中垂落一幕瀑布,如白练腾空,银龙入海,气势磅礴,落入一个灵池之中,激起一片渺茫水雾。
从山外眺望,这大岳被一层云烟掩蔽,雾似轻纱,在山间缥缈。山中草木繁盛,郁郁青葱,古树参天,万木争荣,引人入胜。
“咚。。。”
山顶传来悠扬的鸣钟之音,山下都可听闻繁杂的诵经之声。
秦尘心中一喜,大步登山,然而行至半山腰,却见到两位武僧把守,怒目含威,大叱出声:“何人来此登山?”
秦尘躬身施礼,道:“在下秦尘,乃是须眉大佛座下弟子,此时回归山门。”
“原来是师叔,师祖早已叮嘱,若是你回来,无需禀报直接入内方可,我为您引路。”其中一位武僧说道,须眉大佛早有交代,近日秦尘将会登山。
秦尘苦笑不已,对于这年纪尚且大过自己一轮的老和尚叫自己师叔倍感不适,但却也知是佛门礼义,故此并未多说什么。
秦尘跟随武僧上山,远远望见那大雷音寺金碧辉煌,宏伟壮阔,有千万缕霞光笼罩,云蒸霞蔚,被仙雾所烘托,金匾喷吐五彩虹霓,金柱放光芒。
时而伴有雷电大作,叱咤作响,震人心魄,非同小可。
此外,寺内传来声声梵音,净化人的心灵,洗净秦尘的一身戾气,他感觉心中空灵。
秦尘踏上金阶,行至寺内,见师尊须眉大佛坐在高台之上,由五彩宝莲台铺垫,浑身流动祥和宝光,闭眸诵经,法相庄严。
喜乐大圣与狂武帝一左一右常伴身旁,二人也都入定,念诵佛经,感悟天道。
众僧盘坐于云雾当中,与其中金莲繁花相伴,身影缥缈虚幻,身上都闪耀着灵动光芒。
此间分高堂矮坐,圣僧坐于高堂,徒众落于矮坐,有明确的划分,他们全神贯注,心神都已经入定,不曾察觉有人进来。
忽然,须眉大佛两眼睁开,射出一道炽盛琉璃光,仿佛自天阙落下,很是惊人。
“你终于来了。。。”须眉大佛声音沉稳,古井无波,早已料到秦尘会在近日来此。
秦尘当即跪拜下来,双手合十,言道:“师尊,弟子已经了断尘缘,此时心中再无牵挂,愿一心侍奉佛祖,救天下于轮回苦海,普度苍生,恳请师尊收留我这罪孽深重之人。”
语毕,秦尘跪下磕了一个响头,只是不知为何,一股心酸之感油然而生,泪如雨下。
并非是他脆弱,而是他坚强的太久了!
为报仇雪恨,从来未曾有过一丝歇息,受尽凌辱,也不曾轻弹泪水,可流血不流泪。然而此时,他将一切都放下,那种悲切令他难以自控。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道天下苍生都困顿迷惑,难得你愿放下屠刀,回头是岸,皈依我佛,我佛定然不会弃你于不顾。”须眉大佛声若洪钟,语若梵音,令人心中震动。
随后,须眉大佛命人准备僧袍与剃刀,他要亲自为秦尘剃发为僧。
那一尊佛祖金象,庄严神圣,坐落于高台之上,目视东方,仿佛在俯瞰天下苍生。
秦尘跪伏在这金象身前,双手合十,双眸紧闭,心如止水,虔诚可鉴。
他那一头乌黑浓密的发丝被剃下,每一缕发丝就仿佛是一个孽障,剃掉的越多,秦尘的心就越平静,因为他感觉自此之后自己可以抛弃一切,不再为今世仇恨捆绑,成一自在人也。
不多时,秦尘的头顶就再无寸缕发丝,一片光亮,纵然是剃发为僧,他也是俊秀不减,这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和尚,倍显抖擞精神。
而后秦尘换上僧袍,白白净净,仪态不凡,他身上的气息祥和安宁,眼神也发生了转变,再无以往那般锐利,一切光芒都被敛去,变得黯淡无光。
须眉大佛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自此之后,你就是我佛门弟子,因你抛却红尘喧嚣,放下屠刀仇怨,大彻大悟,觉悟大道,便就赐你法号空觉。”
此言一出,众位僧人皆惊,面面相觑,在私底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对于须眉大佛这一决定倍感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