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性力”,他的“如来藏”,俱都无法抬起来了此物,此物之上,带着“戒律”的痕迹,亦或者说,这个帽子,这就是“戒律”本身的代表,陆峰此刻,无有资格将其拿起来。
这是一个考验。
很显然,陆峰无有通过考验。
“狮子金刚护法尊者”嘴巴又微微动了一下,陆峰双手合十,礼拜这位尊者。
不过他心中并无气馁。
就和僧人给牧民将佛经一样。若是僧人空言空语,张口空性,闭口自我,勇识,金刚持。那那些人都听不懂,如何会有效果?
许多就算是在僧人眼里“会说话”的“头人”,亦是听不懂太复杂的话语。
这个时候,说话不打比喻,那听话的人,是不懂的对方说的到底是什么的,有甚么含义。可是若是加上了平日之中就常见的比喻,那许多听话之人无有见过,听到的东西,都可以理解了。
不同层次的僧人,亦可如此。
若是做不得佛陀讲经,一法万言的手段,那如是做,亦无有问题。
就像是陆峰,此刻便知道,这个颜色的帽子,就以前代表了戒律僧。“戒律僧”们戴着的帽子,就是黄帽子。
故而此刻,此物更进一步,成为了“戒律”本身。
陆峰拿不起来这帽子,将其戴不到头上,便说明陆峰无有资格做这个“戒律僧”,他在“戒律”上的学习不够,这和他自己学习“戒律”,亦是一个庙子之中的“学院格贵”无关。
他可以手持了“铁棒”,在庙子之中,用庙子的“戒律”处罚那些“学经僧”。
但是他在“戒律”上的修为,依旧无有达到了可以“登堂入室”的地步。
起码是在“狮子金刚护法尊者”眼中“登堂入室”的情形。
“放下罢!再行礼拜。”
“狮子金刚护法尊者”说道,叫陆峰对他行大礼,并且要依止他的上师之言语,这个时候,倒不像是要“授戒”,更像是“本尊上师”的“灌顶”!
并且看了一眼旁边的法器,陆峰明白,自己的猜测无有错误。
所以,
陆峰倒是明白了前面噶朗日巴为何如此。
这也怪不得陆峰,有些事情,止有“本尊上师”方才得传,其余的人,无管是多亲密,都不会传出来一些事情。
陆峰的问题在于,他的“本尊上师”,“秘密本尊上师”,都无有贴心的教育了他。
导致了陆峰对于完整的“灌顶”和“授戒”,知识都有些欠缺,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对于自己的弟子“才旦伦珠”,陆峰虽然是“授戒”了,止那是沙弥戒,是不须得“灌顶”就可授与的“戒”!
显密并行,在修行显宗的经文的时候,僧人就可以被授戒。
但是那很明显,这个时候的戒律,和后面的戒律,并不可同日而语。
果然,
“狮子金刚护法尊者”继续发了声音。
解决了陆峰的疑惑。
他在示意“仪轨”继续。
止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无有了回在头路。
便是连“电光火闪”都无有的时间之中,陆峰已经想明白了这诸般事情的经过,随即再行礼拜这位“上师”。
陆峰清楚自己这修行的弊端在甚么地步了。
修行到了如今这“阶次第”不符“咒力”之情形,就是应他的这“灌顶”,与一般人并无相同。
他的行进路线,其实更像是那些“大佛爷”身边的“护法金刚”!
为他“灌顶”的两位“本尊上师”,他修持的最为精进的,便是“老僧阿康”!
止老僧阿康这一部派,这一法脉,无有像是后来的“阿夏达畔呼图克图”部派——亦就是传授了陆峰“大手印”的部派如此重视“戒律”!
可是陆峰的“戒律”,却又是“明理长老”所赠,最后“明理长老”化作了“阿夏达畔呼图克图”——亦就是“初代法尊”,可是陆峰无有叫自己的这位“本尊上师”,继续“灌顶”,故而不得“授戒”,不得精进。
——到了此刻,陆峰亦不愿仔细去想当时“明理长老”将这些“戒律”给了他,是他自己的本意,还是已经受到了“阿夏达畔呼图克图”之影响,叫陆峰得了这“戒律”,叫他不得学习,要去找“阿夏达畔呼图克图”,继续“灌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