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夫惆怅地揉了揉她的脑袋:“可惜你有天赋,却无书可读。”
县城里有大。大小小十来所学堂,没一间收女学生。
如果金芽是个大家闺秀,家里肯请人上门教学,倒是能长些学识。
可惜……她只是个乡下丫头。
“你若是愿意,可以跟我学认字。我做不来学问,但给你启蒙,认几个字绰绰有余。”张大夫左思右想,还是不想浪费人才。
金芽愣住了。
整个饶和村有将近七百人,读书识字的人加起来不超过二十个。都是家境富裕能供得起孩子去县城念书的人家。
没有任何一家愿意花费资源送女儿去上学,毕竟,女儿是给别人家养的,大了就要嫁出去。
她原本打算,等再攒一点钱,去县城里找位女先生帮她脱盲。
没想到张大夫竟然愿意教她识字!
“你不用顾虑束脩,我不是正经的教书先生,不靠束脩吃饭。”张大夫见她半晌不说话,以为担心交不起学费。
金芽摇了摇头。
“
张大夫,您愿意教我,我已经很感激了,束脩可不能少。”
旁边听了半晌的柳氏含笑道:“客气什么,你要是不愿意,他才抓心挠肺地难受呢!”
谢过张大夫,金芽告辞。
后天赶集,等去完集市回来,再正式开始教学。
金芽捂住发热的心口。
人参小偷的留言是解释而不是嘲笑,不管那句话有多少水分,至少有些诚意。再者,因为人参小偷留的字,她才得了识字的机会。
心里的怨气消了大半。
至于那句来日重谢,没有半点可信度。
偷挖了人家的人参,连主人都不知道是谁,怎么重谢?难不成等有钱了天天在洼谷守株待兔?
第二天一早,金芽去了趟土地庙。
家里的金银花长势很好,一天一个养,已经爬满了整个篱笆。
她修剪了一些长得比较嚣张的枝条,丢掉浪费,干脆种到土地庙周围,以后过去有个地方可以乘凉。
背篓里装了满满的金银花藤,底下还有把镰刀。
忙活完顺路给小鸡割点口粮回去。
拐过拐角,金芽看见一个眼熟的背影站在土地庙前,鬼鬼祟祟地不知道在干嘛。
她眯了眯眼,突然出声喊道:
“槐花婶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