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逸赴京,是很少住这里的,但这一次,却开了先例。
几个人住的房间比较靠近,但唐逸却没想到他们都来自己的房间里串门,本来只是在同薛川闲聊,不想石明凡、廖旭日、武修远几个人依次来了他的房,现在虽然不是政治运动时期,不会被人上纲上线说成搞小团体,但明天六中全会开幕,这么多人私下接触总有些不好。
不过来都来了,自然也没有送客的道理。
话题大多放在了辽东一系列改革中,唐逸只是微笑倾听,大多数时间,是薛川在讲。
品了口茶,唐逸的心思并没有在这里,明天将会召开召集人会议,总书记将代表中央政治局,就十九届六中全会的主要任务、《决议》的形成过程及主要内容、全会的其他事项和会议的开法与要求作讲话,然后分组传达召集人会议精神、阅读讨论稿,最后进行分组审议。
全会的中央委员分为八个大组,中央部委组、解放军组、华北组、东北组、西北组等。
辽东省委书记唐逸和辽北省委书记石明凡则是东北组的召集人。
而审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名、政治局通过的增补田江、唐逸同志为政治局委员、增补马静梧同志为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建议的议案,也将在各组分别展开。
政治局常委分别到各大组坐镇,力保政治局提议的议案能在全会通过,而坐镇东北组的,将会是朱定邦总书记,中央对东北政治风向的高度重视由此可见。
第二百五十七章 全会(下)
微风阵阵,天有些凉。
唐逸和石明凡走在燕京宾馆的花园中,夜灯下,花坛中姹紫嫣红,争奇斗艳。
散步的人很少。
“明凡啊,总书记来东北组,身上压力大吧?”唐逸笑着问。
石明凡笑了笑,说:“有点。”
是啊,八大组中,实际上比较起来东北组的委员数并不多,中央却偏偏如此重视东北组,其中的意味可想而知。
东北唐,或许这个访间传言并不是空穴来风,唐逸在辽东的几年,带动的可不仅仅是辽东经济的发展,东北唐不是斗争出来的,在辽东政经局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唐逸在党内的威望也在逐步上升,直到反贪、监督体制改革,更将唐逸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如果说,这次全会上一定要增补政治局委员,那么没有唐逸的话,党内会有很多同志有话要说。
一气增补两名政治局委员,又到底谁在陪绑?
九月底为全会准备的政治局会议上,田江和唐逸最终被推出来虽然有些难产,但也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和唐逸不同的是,田江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很低调,用北京某位领导的评语就是“脚踏实地的干事”。
不过,石明凡侧头看了唐逸一眼,却想起了身边一位文人挚友的话,“如果想让这个国家从根上发生变化,还是要唐逸这样的人才有勇气、有魄力。中庸之道,有时候,不过是羊肠小道。”
东北唐?石明凡笑了笑,快走几步,和唐逸并肩前行。
十号上午,燕京宾棺第一会议室召开了召集人会议,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就十九届六中全会的主要任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推动党内民主建设的决定》的形成过程及主要内容、全会的其他事项和会议的开法与要求,作了重要讲话。
总书记在讲话中,要各组召集人对各地区、各部门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对中央政治局的精神是否吃透、理解,对中央政治局提议的若干问题、议案的取向是否理解、掌握,做到有充份把握,要及时了解、掌握委员们的动向和变化,深入、过细地做化解、共识的工作,确保党的议案能高票、高度一致通过。
而在早前的政治局会议上,安副主席则讲过另一段话,提到了一些中央委员的倾向,他说,在某些即将卸任的中委中,由于清楚自己是最后一任的中央委员,产生了错误的思想倾向;因个人因素对组织不满,想发泄一下;把个人权利错误地和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员的权利对立起来,借此机会表现不满,杜绝这种错误倾向首先要从思想上找源头等等。
山雨欲来,针尖麦芒。
这些谈话记录不会外传,而最高层的政治人物们也都同样清楚这些话所蕴含的深意。
十号晚,分组传达召集人会议精神,阅读《决定(讨论稿)》。十一号下午和十二号全天,分组审议《决定(讨论稿)》。
十二号晚上,唐逸刚刚吃过晚饭,回房间上网的时候,接到了允儿的电话。
“想我了?”唐逸笑呵呵的问,允儿,纯洁的就像一张白纸,有什么话也从来喜欢憋在心里,对唐逸的每一句话都很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