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逸扫了眼那鼓囊囊的档案袋,就笑道:“是什么材料呢?”
林喜忙道:“最好还是您自己看,不好说。”
唐逸微微点头。林喜就是一喜,忙将档案袋推到唐逸面前。这是一份隐隐涉及鲁东某位大人物的材料,如果唐逸在自己面前看了,那在一定程度上,自己就算和他同坐了一条船。
谁知道唐逸碰也没碰那档案袋,而是拿起茶杯喝水,笑呵呵问起林喜海关的工作。
林喜有问必答,心里却是渐渐焦急起来。
聊了几句,唐逸就看了看表。林喜就知道唐逸是什么意思,忙道:“您有事吧?”
唐逸道:“是啊,要早点回黄海,约了人谈话。”
林喜就试探的道:“那,那我就告辞了?”
唐逸微微点头。林喜站起身,心里就是叹口气。自己想的太简单了,唐逸又怎么会在自己面前看材料?说不定自己刚走,他的电话就打过来,说材料怎么怎么不见了,他根本就没看到里面的内容。
林喜有些沮丧的转身,却听唐逸道:“东西别忘了带走。”
林喜一怔回头,唐逸就指了指茶几上的档案袋。
林喜诧异道:“您,您不看看?”
唐逸微笑道:“不看了,我赶时间,等下次有机会吧。”
其实唐逸又何尝不好奇是什么材料?能被林喜认定自己感兴趣,甚至作为“投名状”拿来的文件,其重要可想而知。但这些东西,自己现在委实是碰不的、沾不的啊!很多东西,不是知道的越多越好。
不过这个林喜,手上会有这样一份材料。这人倒是值的注意一下吧?看着林喜背影,唐逸默默想着。
第五十三章 水泥厂
市长办公室里,唐逸默默听着劳动局裘局长汇报工作。
根据七月份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贯彻落实促进再就业有关扶持政策的通知,市政府准备由劳动局、民政局以及工会协调成立再就业培训中心,为就业困难人员以及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以及相关服务。
裘局长就是汇报设立再就业培训中心的进展情况。汇报工作中,裘局长不时话里带话的鞭挞民政局的陆局长。例如双方在明确就业困难人员范围时的分歧,裘局长认为失业人员如果是单亲家庭可以列入其中,陆局长就偏偏不同意。说到这儿裘局长就叹口气,“单亲家庭,孩子往往因为成长环境,心理上或多或少会有些影响,再出现失业的情况,实在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们应该的到关爱啊!”
唐逸知道,裘局长和陆局长一直都不合拍。现在协调成立再就业培训中心,分歧就变的越来越大。说到底,就是为了争夺再就业培训中心的主导权。
唐逸微微皱起眉头。近来市直各委办局的头头脑脑向自己靠拢很快。尤其是林主任出事后,就算和那边一直走的比较近的干部,大多也开始努力争取自己的好感,免得自己大权在握时秋后算账。
当然,也有少数干部继续对自己阳奉阴违,民政局陆局长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他表面上对自己很尊重,例如在“救人英雄落难”事件中,陆局长见自己关注,就大张旗鼓组织了社会捐款活动,但更多的倒好象是为民政局博取一个好名声。
而在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低保制度的社会最低保障金时,黄琳提出应该提高保障金标准,他就和财政局局长李阳一唱一和。李阳哭穷,他则认为现阶段黄海市的消费水平,一百六十元的生活保障金已经不低了,何况就算增加二十元钱,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黄琳的意见很多时候是贯彻唐市长意志的。他们反对黄琳的提议,其心思可想而知。
唐逸当时就狠狠批评了他。唐逸是很生气,不是因为他们反对自己,而是因为陆局长说起二十元时的轻描淡写。唐逸的话没有留半分情面,“你波涛同志拿二十块钱不当什么!是!二十块,在你眼里,就是一包烟钱。但对那些极度困难的群众,就可能是救命钱!是可以每月改善一次生活的暖心钱!是可以为孩子多买几本书的欢喜钱!是体现党和政府关心的爱心钱!”
谁也想不到唐逸会在会场直接训斥一名正局职。当时陆波涛脸涨红,恨不的找个地缝钻进去。财政局李阳局长也蔫了,将黄海市社会最低保障金提高到每月一百八十元当然也就顺利通过。
或许也是因为唐逸那次训斥了陆波涛,才使得裘局长定了心,时不时就在唐逸面前磕打陆波涛几句。
虽然唐逸对陆波涛没有什么好感,但也实在有些厌烦裘局长的作为。
唐逸就皱了皱眉,道:“劳工部门和民政部门几百名干部职工,搞了这么久,区区一个就业困难人员的范围都搞不出结果?”
裘局长就吓了一跳,忙道:“快了,主要是陆局长……”
唐逸摆摆手。“我不管是谁的问题。尽快,抓紧时间,不要再互相扯皮!”
裘局长就不再说什么,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