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将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岂自由。
试问繁华何处有?丽莎烟草石城秋。
南朝的江山都是战场上打下来的,可是,最后都沦陷于“风流天子”之手;多年流血拼争所打下的天下,却因酒色征逐、酣歌醉舞而转手他人。想当日是何等风光!而今繁华安在?映入眼帘的,只有这“丽莎烟草”,摇曳在秋风里。
陈朝的两口井(5)
与李山甫差不多同时代的著名诗人韦庄,也有一首七律:
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兴亡自此中。
有国有家皆是梦,为龙为虎亦成空。
残花旧宅悲江令,落日青山吊谢公。
毕竟霸图何物在,石麒麟没卧秋风。
他感叹南朝各国的几十个雄主,龙争虎斗,角逐兴亡,到头来都不过是一场幻梦而已。
属于这类感慨兴亡的诗,还有唐人包佶的《再过金陵》:
玉树歌残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还有一类诗词,由一般的叩问沧桑、吊古伤怀,演进为总结沉痛的经验教训,寄寓警戒之思、兴亡之感。杜牧《泊秦淮》,是这类诗章中的杰作,诗句貌似悠然,实则感情强烈,语语沉痛: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还有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著名诗人王安石,有《桂枝香》词,同样借助金陵怀古,揭露南朝统治者醉心情色,葬送江山的往事。最后借杜牧诗句,感叹至今仍然有人不记前朝教训,重蹈覆亡故辙。词的下阕是: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
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
遗曲。
八
在咏叹陈朝史迹的诗词中,借着“辱井”的话题,对于陈后主进行鞭挞、讥刺者,占了相当数量。最为尖锐、直截,一针见血的,是王安石的七绝:
结绮临春草一丘,尚残宫井戒千秋。
奢淫自是前王耻,不到龙沉亦可羞。
宋代诗人陈孚和明末遗民余淡心,他们异代同怀,都以《胭脂井》为题,发抒了个人的感慨:
泪痕滴透绿苔香,回首宫中已夕阳。
万里河山天不管,只留一井属君王。
可怜后主最风流,张孔承恩在下头。
玉树后庭俱寂寞,胭脂井上草三秋。
“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的诗,含讥带诮,令人忍俊不禁:
擒虎(隋将)戈矛满六宫,春花无树不秋风;
仓皇益见多情处,同穴甘心赴井中。
类似的还有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景阳井》:
华林秋老草茫茫,谁指遗宫认景阳!
当日君王纵消渴,井中何处泛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