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了欣欣向荣的生机。
同阻碍科学发展的神学思想作斗争,
是科学家成长的特殊道路
李时珍科学创造的黄金时代,正是神学迷雾弥漫中国大地的年代。从嘉
靖十八年(1530)
方士陶仲文受封真人开始,直到嘉靖四十五年明世宗服丹中毒丧命,上
自皇亲贵族,下至豪绅官吏,无不大炼仙丹,遍采灵芝,求长生不死之药。
宗教神学猖獗一时,方上道人备受尊宠,医家药师横遭歧视。李时珍冲破神
学迷雾,不耻与方士仙家为伍,高举批判旗帜,反对形形色色长生成仙的神
学呓语。遵循墨子、荀子、王充、刘禹锡、柳宗元的哲学路线,用唯物主义
气化论,解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肯定人不能离开物质生活条件而长生,
只能顺应自然,完善摄生手段而益寿延年。
李时珍用唯物主义阴阳、五行学说,分析药物的性质、气味,阐述疾病
的起因、性质,论述医疗原则。光大《内》、《难》以来传统医学的哲学思
想,以全副精力研究医药学,写出《本草纲目》这部反对神学思想、坚持人
定胜天思想的科学著作。明人张思鼎在《本草纲目序》中,称许此书的思想
价值说:“得其精者,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济世。达
者观之,则可以穷万物之赜,可以识造化之妙,可以见天地之心。”
坚持实事求是精神,
是科学家成功的奥秘
明代实行科举制度,用四书、五经开科取士,提倡八股文。社会上不重
视科学技术,而重视八股制义。醉心于性理空谈的儒者,知识浅陋,思想保
守。李时珍同空谈性理的学风毅然决裂,走上注重实功实学的正确道路。他
走出书斋,投身大自然,拜老农、渔夫、樵夫、猎父、村野老妪为师,虚心
向他们请教药物知识,访求单方验方。大凡各种动植物、矿物知识,无不广
泛猎取,为集腋成裘,编撰《本草纲目》作准备。绝不是从书本到书本,拾
人遗唾。每种药物的特性、主治,无不经过认真考查或亲自栽培、解剖,加
以临证试验,然后慎重论定。李时珍坚持的“格物致知”原则,符合传统哲
学中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同宋明理学家们“格尽人欲,以复天理”的
“格物”精神大异其趣。王世贞对《本草纲目》的“格物”原则,作了正确
评价:“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博而不繁,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