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李时珍评传 > 第25部分(第5页)

第25部分(第5页)

《普济方》,说用朵梯牙等药为末,每日点眼,可以去翳。”所谓朵梯牙、

碗糖霜、安咱芦、可铁刺、阿飞勇,皆不知何物也。附录于此以俟。”

一些动物体内的结石,往往成为药物。牛的胆结石称为牛黄,狗的肾结

石称为狗宝。据古书记载,马的肾结石,其色如墨,谓之马墨,对此,李时

珍推测马墨是会有功用的,但无法实际调查,故在《马·肾》中如实写道:

“按熊太古《冀越集》云:‘马有墨在肾,牛有黄在胆,造物之所钟也。’

此亦牛黄、狗宝之类,当有功用。惜乎前人不知,漫记于此以俟。”(校点

本第四册,第2271 页)

对于无法考察的东西,既不贸然断其虚,也不盲目定为实,自己一时无

法考察落实,相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日益进步,将来会予以澄清。核定虚

实的认识过程,不是一条平坦、笔直的大道,中间有许多曲折。孔子讲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李时珍正是本

着这种精神行事的。《本草纲目》把没有深入认识的药物列为附录,就是基

于这种态度。这也是李时珍坚信个人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无

限性的科学见证。

四、注重实践经验

《本草纲目》是我国长期医药实践经验的总结,既有李时珍的亲身实践

经验,也包含李时珍以前的医学家们的实践经验。李时珍深深懂得,离开前

人的实践经验,不可能全面地认识药物。要核证药物的名实,考究药物的气

味,断定药物的主治功效,无论自己或前人都不能从书本到书本,要凭实际

观察,亲自尝试,处方应用,以观疗效。实践经验是药物学知识的基本来源

和可靠基础。

(一)进行实地考察,获取药物知识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过程中,大量的功夫花在采药上。从1567 年起,

数年间外出访药,广泛收集药物学的第一手资料,足迹遍于湖广、江西、安

徽、江苏、河南诸省,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采

集药物标本。他把亲身实际考察,作为编写本草的第一步扎实功夫。亲身调

查访问,采集、观察活生生的动物、植物,获取生动具体的感性知识,为日

后的编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时珍向农夫、渔民、樵夫、药农、牧人、车夫、矿工、猎人以及医生、

药材商人、造药工人、药材保管人,虚心求教,拜他们为师,从他们那里广

泛了解各种动物的形色特征、生活习性、肉体气味;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环

境,根茎花叶的形态、生长规律、栽培方法,采收季节,花叶子仁的气味等

等;了解各种药物的采集、炮制和保存方法等。他向老铃医、老道人以及疾

病患者收集各种单方、验方、祖传秘方。

李时珍对白花蛇的调查是一个典型事例。他仿效其父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