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李时珍评传 > 第15部分(第4页)

第15部分(第4页)

就八项任务来说,每一项都须要经过细致的分析,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

拿“修治”一项来说,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修治方法,这本身是一种分

析。同一种药物修治方法不同,其性味各别,这也要作具体分析。以附子为

例,李时珍在《附子·修治》中写道:

附子,生用则发散,熟用则峻补。生用者,须如阴治之法,去皮、脐入药。熟用者,以水浸过,

炮令发折,去皮脐,乘热切片再炒,令内外俱黄, 去火毒入药。

——校点本第二册,第1160 页

这是对附子的生用、熟用两种修治方法、两种性味功效的分析。通过这

种分析,对附子的功效有全面的认识,这又是综合的妙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发明”一栏,阐述了自己对某些药物性能的

独到见解,这些见解大都是他在对该药物进行深入分析时得出的结论。这些

分析性质的结论,对于认识一味药物的功效极其重要。

李时珍分析蜂蜜的功效说:“其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

也,润燥也,止痛也。”蜂蜜为什么具有不同功效?他指出这是由本身的特

性:”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

柔而润泽,故能润燥。”(《蜂蜜·发明》校点本第四册,第2219 页)

人参的种类颇繁,有黄参、沙参、丹参、牡蒙、丹参等等。每种参的颜

色不同,功用有别。《本草纲目》中一一作了分析,写道:

五参五色配五脏。故人参入脾曰黄参,沙参入肺日白参,玄参入肾曰黑参,牡蒙入肝曰紫参,

丹参入心曰赤参,其苦参则右肾命门之药也。古人合紫参而称苦参,未达此义尔。

——《丹参·释名》校点本第二册,第758 页

以上可以看出,对于每味药物的气味、主治、修治、发明等等,需要进

行分析,才会取得对药物的全面认识。同样,对于每一类病证,也需要进行

科学分析,才能取得全面认识。

中医按八纲辨证,每一纲所包括的诸种病证大有分别。若不进行仔细分

析,也不可能真正理会八纲辨证的精义。例如实证,《内经》指出:“实者

泻之”,“实则泻其子”。同样是实,同样要泻,都必须严加分析,才能投

之以适当的药物。李时珍深明其理。

徐之才曾创立“十剂”之说。将众多的药方按对证的需要及性质,分为

十类,即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李时珍称它为“药之

大体”,对之十分重视,载之于《本草纲目》卷端。“十剂”是对众药的全

面综合。但每一剂又需作深入分析,才能运用自如。对十剂之中的轻剂,李

时珍分析道:

轻可去闭。有表闭、有里闭。表闭者,风寒伤营,腠理闭密,阳气怫郁,不能外出,而为

发热、恶毒、头痛、脊强诸病,宜轻扬之剂发其汗,

而表自解矣。里闭者,火热郁抑,津液不行,皮肤干闭,而为肌热、烦热、头痛、目肿、昏瞀、

疮疡诸病,宜轻扬之剂以解其肌,而火自散也。

——《十剂·轻剂》校点本第一册,第62 页

同样,用轻扬之剂以治闭证,但有区别。属于表闭之证,宜用利于发汗的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