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生”应感谢这股浓烈的烟火,海岸炮以为“它”已被摧毁,把炮口转向其它目标。
晚潮伴着夜幕而来。仅伤及皮毛的“台生”死而复生,向着料罗湾外海蹒跚驶去。
它已经逃脱,在海岸炮射程之外的海面上舔伤静息。它理应逃得更远一些,但它仍企冀着把肚子里成千吨会燃烧爆炸的“钢蛋”下在金门的沙滩上,这使得它最后的生命仅仅延续了十七个小时。它的悲剧在于只注意了观察敌方迎面丢来的投枪,而忽略了冷不防斜刺而来的侧背之剑。
东海舰队副司令员、海军厦门前指司令员彭德清少将果断下令:海鹰,出击!
鱼雷艇队劈波斩浪。
最为惨烈悲壮的故事,写在蓝蓝的料罗湾。
2
海军烟台基地干休所休干、原基地副司令员刘建廷老人说:
新中国海军创建后,海战都是鱼雷艇、高速炮艇这些小家伙打的,什
么护卫舰、猎潜舰、驱逐舰、潜艇、轰炸机这类大玩艺基本没派上什么用
场。原因有两个,一是国民党海军三天两头来骚扰,海战大都发生在我们
沿岸一带,便于小家伙们设伏、突袭,以收奇功;二是鱼雷的威力比炮大
得多,炮弹若不是击中敌舰的弹药库、油箱,几发十几发很难将其击沉。
而鱼雷击中目标,可以在水线要害部位炸出一个直径十公尺的窟窿,我们
开玩笑说,并排进三驾马车都没啥问题。所以,三、四千吨以下的船一般
一发鱼雷就能致它的命,两发等于双保险,相当厉害呀。国民党他吹什么?
他对我们鱼雷艇怕得要命,内部有个规定,见了共军鱼雷艇不要恋战,能
跑赶紧跑。
海军三个舰队中,海战主要是东海舰队打的,东南沿海归它管嘛。我
算了一下, 鱼雷艇前前后后一共打了11仗,东海10仗,南海1仗。而东海
的仗差不多又都是六支队一大队打的,国民党的“太平”号,“洞庭”号
都是这个大队干掉的,每回都能捞他一点便宜。仗打得好,不应忘记舰队
陶勇司令员和彭德清副司令员,这两位陆军出身的老首长注意学习,关心
理解舰艇部队,训练得法,指挥有当。1958年的一大队参谋长张逸民也不
应被忘记,这个人是个优秀的海军人才,海战中功劳很大。我当时任六支
队副支队长兼1大队大队长,主要在岸上指挥,讲贡献也有那么一点点吧。
总之,六支队,一大队,是咱们海军的一支好部队,英雄部队啊!
1958年7月17日上午10时,花鸟山以西海面。
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彭德清少将, 身着雪白的海军将校服, 笔挺站立在护卫舰“成都”号前甲板正中位置,率整齐列队的全舰官兵向前来友好访问的印度海军旗舰“迈索尔”号敬礼。双方鸣放礼炮,主桅杆上升起互致问候的五彩旗。14时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