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却仍旧唠叨个不住。
“现在是新社会,做人媳妇没从前那么难,但也不像在家里做姑娘这样好,你妈凡事都怕你们沾手,当小姐一样养,回来了还伺候你吃伺候你穿,到了别人家里可不行……”
有些啰嗦,但这份心却是真的。不管认不认同,楚天歌都很认真地听着,时不时迎合一声。
大舅妈抱着于志扬出来时,两人都洗干净了,也换了干净衣服。于莲华拿不锈钢碗盛了几个肉丸子,稀稀地盛了点汤几根豆丝,放在楚天歌对面,大舅妈就抱着儿子坐下喂他吃。听见外婆唠叨,就说:“您是操不完的心,现在什么时代了?不讲那些老规矩了。不说远的,就说我们村里,谁家还敢给媳妇脸色看,哪家的婆婆不都是看着媳妇脸色行事。我们天歌哪里比人差了?莲华家里不比他家里强?这样你还立不起来,就不能怪别人轻看了你。”
几十年的姑嫂,就今天这几句话于莲华听着心里舒坦。她就是不喜欢她妈这个柔软的性子,受了欺负只往肚子里咽,你就是要为她出头,她还要为对方开解。于莲华每次都被她气个半死,索性也不管了。不过,到底是自己的亲娘,她自己说两句不要紧,但是绝对不允许别人说,尤其是大舅妈这个做儿媳妇的。
“虽说现在是新社会,不兴这些老规矩了,但是多听一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大舅妈听出于莲华其实也认同自己的观点,不过是为婆婆出头罢了。虽然不大痛快,却也不敢真正面和于莲华冲突。干笑几声,说:“那倒也是,各人想法不一样,各家规矩也不同,多知道些总没有坏处。”
楚天歌很意外,看了大舅妈一眼,没想到粗人精细起来说话也是一样厉害呀。不过数语,表面上是顺承于莲华,却暗讽楚天歌将来遇到一个厉害婆婆。
于莲华果然大怒,但她不是大舅妈,虽然也没读什么书,但是毕竟做了一辈子生意,从十几岁起就和人打交道,比起大舅妈来,那见识自然不同。不会傻到当面落人脸面,但也不会有什么好话。
“管他好不好,一年到头,也就过年才回来,孝敬也就几天,伏个低也是应该的。”
正话反说,这就是正话反说。
楚天歌哭笑不得,她还没嫁呢,就说这些话,见大舅妈就要发作了,连忙打岔。
“家家,妈,现在说这个是不是太早了?”又把碗里的肉丸子夹到大舅妈面前的碗里,笑着向于志扬说:“多吃肉肉,长得高。”
大舅妈只当楚天歌是喜欢于志扬,立马就高兴起来。
“这孩子就喜欢吃肉,没有肉就不吃饭。”又说:“你上回寄回来的奶粉还有一罐多,他喝惯了这进口的,国产的挨都不挨。我想着,总花你的钱也不好,我还是拣好的买了一罐,一百多块钱,他死活不喝。不然,我也不好意思再麻烦你。”
都两年了,每次说要给钱,却从来不拿钱出来,外婆看不过就要给钱,楚天歌哪里会要老人家的钱,最后自然是不了了之。楚天歌知道她是说漂亮话,钱不给,话总还是要说的。这样明着要也不是第一次了,楚天歌也不愿意和她计较,反正也要给外公外婆买奶粉,只当多买了一份。
“那喝完了再给我打电话,小孩子正是长骨头的时候,牛奶还是不能断。”又问起外婆,道:“您和爹爹的奶粉还有多少?没了您就给我打打电话,总是要买的,一回寄回去还省事些。”
外婆就连忙摇头,说:“我有钱,哪里能总用你的钱,你还在读书呢。”
大舅妈生恐外婆这一拒绝,连带着于志扬的奶粉也没了,连忙就说:“肆肆开着那么大的公司,这点小钱还没有?”
外婆却难得地当面没给大舅妈脸面,立时就沉下脸说:“说的什么话?公司再大,挣的钱再多,那也是肆肆的。他们还没结婚,用他的钱,那不是平白的给人看轻了?你也是几十岁的人了,以后说话也注意一些。这是在我们面前,都是自家人,你外甥女也不会怪你,你在外面也这样说,叫她怎么做人?”
大舅妈头一次被外婆当面训斥,好半天没回过神来。心里的气那是一波一波往上升,可再一看于莲华和楚天歌,又没好意思说话。她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丫头,自然知道自己说错了话。
楚天歌当然不会真等着大舅妈和自己道歉,略顿了会儿,就问起家里的收成以及一些生活小事,把话岔开了。
吃完,于莲华收拾,楚天歌就拉着外婆去客厅,陪着两个老人聊天。
三天后办酒席,于莲华预算去喜铺定些糖和毛巾,吃席的时候给客人。外婆却心疼钱,自己私下算了算,就一定要自己买盒子和糖回来自己包装。于莲华拗不过,想着找个事儿做一做也好,省得每日坐着无聊。晚上就去超市称了糖,买了毛巾等东西,娘伙几个一边包糖盒一边说闲话。
“家里姊妹几个,你算是出了头,以后只管享福。”大舅妈捏着明肆送的那条一米多长的珍珠链子舍不得松手。
楚天歌有些头疼,于莲华怎么就这么喜欢炫耀呢?不知道低调才是王道,他们家已经很出挑了,不需要这些外物再来证明什么。
“几点了?怎么还不回?”外婆再一次问时间。
“九点过三分,火车还没进站呢。您别急,舅舅和熊熊都过去了,出不了什么事。”楚天歌低头看了一眼手机屏幕。
“颂颂说是开了年下半季中考,还是出生的时候见过,也不晓得长什么样。”于凤华嫁得远,几十年都没回过娘家,性子最像外婆,一说起于凤华,想起她在外这么多年,受了什么委屈也没个人给她出头,外婆就流眼泪。
楚天歌连忙把床头柜上的面巾拿过来,抽出一张递给外婆。
“马上就见到了,这是喜事,该高兴,您可别哭。不然,大姨见了该不好想。”
于莲华也说:“回回打电话,都说成绩好,那肯定是好。”
水城的人多重男轻女,于凤华生子之路不太太平,结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