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浓神情一肃,揖道:“兄长,但言无妨。”
朱焘歪了歪嘴,未下马,拖了拖缰绳,沉声道:“君可如实告知,汝之意,何故忽改?”
何故忽改……刘浓早知朱焘将问及此事,昔年,他曾苦劝朱焘莫与王敦作对,更暗示朱焘静待几载。而今却一反常态,竟欲针尖对麦芒暗谋王敦,滋事体大,朱焘岂会不问?
当下,刘浓走到亭口,斜依着亭柱,未看朱焘,目光凝向北方,好似穿过绵障青山,越过叠浪大河,直抵豫州,声音沉稳:“兄长若问刘浓何故,刘浓实难以言赋之。兄长不知,刘胡、石胡并非氐成,凶顽暴戾,赫人听闻。自刘浓入北,满眼所见,荒野伏尸,赤地千里,村落枯竭,十不存一;而此,尚不足以为甚!人非畜也,畜尚存乎于天性,猎猎相食是为生,然……”言至此处,紧闭眼睛,再难复续。
良久,睁开眼来,星光吞吐不休,声音冰冷:“刘浓曾临洛阳,内中有宫,藏汉女十万,惨景,怎堪目睹!惨乎惨乎,难以帛书!!”
“呼……”
长长喘出一口气,续道:“而今,祖镇西虽力抗二胡,复夺洛阳、陈留!然则,豫州民生已竭,镇西若在,尚可暂安。若去,胡骑势必蜂涌踏下,直泄大江矣!若不早作绸缪,中破怪圈,斩此锁江恶僚,豫州仅出不入,必亡!届时,令北地残喘苟存之华夏余民,情何以堪!盘中餐物,何见天日,生不若死也?!”
言罢,对着马上的朱焘,沉沉一揖,想起了上蔡的篱笆与瘦犬、缚面无颜扑地而亡的余民,更记起了史中记载,三百年沧桑,肩头颤抖,情难自已。
“瞻箦……”
朱焘虽乃刺史,身居高位,然不过二十五六年纪,闻言,神情大变,哆嗦着嘴唇,翻身下马,与刘浓对揖,颤声道:“自北地轰倾以来,为何仅闻城池落陷,却不闻此,闻此……人神共愤之举?!”
刘浓冷笑道:“有何为奇,竹帛本已难书!兄长,刘浓并非圣人,然,唯愿却尽此生荣华,付于铁甲戈马!北胡不却,肆不罢休!大道青天,当还朗朗乾坤于顶上!!”
“与君,同尔!”(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三章 终风北回
公元321年,正月十七。
立春方过,微雨浅歇,晨雷初震惊蛰。
缕缕春风吹暖了千里江南,碧空皓洁如水洗,杨柳潜藏作青发,浑白的玉条抽出浅墨绿芽,似翡凝翠,滴水即透。
“唳!”
“唳,唳!”
黑白相间的鹤尾划过柳梢,穿风裂云,杳展于长空,稍作盘旋,双翅疾斩,一头扎入华亭刘氏庄园。自陆舒窈嫁入刘氏,不仅携得千顷庄园一栋,尚且附带百千美鹤,一并同归。
“哐哐哐……”
绞声如雷,沉重的庄门缓缓裂开,五百大黄马鱼贯而出,马背上的骑士人人顶盔贯甲,身披白袍,巨枪如林,凛凛肃杀。骑士们慢踏踏步,水泄于离亭,成阵分列。
稍徐,庄内浮云堆簇冉出来,各色襦裙纷乱迷眼,诸般绣鞋起伏若穿蝶。刘氏拉着刘浓的手缓缓行于众人之前。陆舒窈居于右侧,领着贴身四婢,面带微笑,端手徐行。杨少柳引着嫣醉、革绯、夜拂缓坠于左。绿萝抱着小刘乾款款行于杨少柳身侧,碎湖与兰奴、留颜等女管事,绵延成海。
待至离亭口,刘浓拜别眼泪汪汪的娘亲,作别神秀玉澈的杨少柳,柔柔的看着娇妻陆舒窈,暗暗捏了一下她的小手。而后,从绿萝怀里接过小胖子,狠狠亲了一口,亲得小家伙哇啦哇啦大哭。
刘胤骑着黄骠马,倒提丈二剑槊,勒着马原地打转,在人群中搜寻巧思。待看见了明艳动人的巧思,摸着脑袋裂嘴傻笑。巧思瞪了他一眼,转过螓首不理他。莫奈何,铁塔雄将只得扼腕叹息。
稍远处,曲平骑在马上,小静娈坐在阿兄的肩头,摸着阿兄后脑的伤口,轻轻吹了两口气,低声道:“阿兄,静言也想去上蔡。”
曲平把剑朔竖插于地,抬起头来,将小妹抱在怀中,抚了抚那吹弹得破的小脸蛋,刮了刮小鼻子,柔声道:“静娈乃是上将军,上将军当坐镇中军,号令诸将,岂可轻易妄出。”
“哦,那,那静娈不做上将……”
“静娈!”
曲平展齿一笑,小心翼翼地的搂了搂小妹,深怕稍一用力便把这个小人儿给揉坏了,将她的小手合握在粗燥的大手中,举到唇上鼻下,深深嗅了一口。当此际,暖阳柔柔的拂着兄妹俩,格外温柔。
刘浓将小刘乾递给绿萝,面对杨少柳。
原本,杨少柳也应此时入建康,不知何故,她却不愿与他同行,冷冷的瞥着他,淡声道:“勿需多言,汝且自行珍重,勿需挂牵江南……”顿了一顿,淡淡的瞥了一眼陆舒窈,细眉微微一颦,补道:“必然无忧!”
“多谢阿姐!”
刘浓揽袖于眉,沉沉揖手,环眼扫过面前诸女,以及李催、罗环等人,重重一个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