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门阀风流 > 第63部分(第4页)

第63部分(第4页)

刘浓踏入室中,略作打量,见对面是顾荟蔚,稍稍一愣,随后一撩袍摆,安然落座。

顾荟蔚捕捉到他那瞬间的一愣,叠在腰腹的莹白手指轻轻翘动,心中没来由的有些恼,暗暗后悔:唉,适才真该好好难难你……当真以为我不如你么……

稍事闲聊,当葛洪得知刘浓此番是前往会稽求学,便问及刘浓各项功课进程,刘浓逐一作答。年轻俊妇见他们谈及正事,便携着顾荟蔚悄然离去。临走时,顾荟蔚借着起身瞥了一眼刘浓,见其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仿若浑无外物,心中更恼。

默默行至廊角,年轻俊妇回头笑道:“荟蔚……是个美郎君呢!只是,谈何容易啊……”

“师母……”

罕见的,顾荟蔚低下头,巾帼髻上的紫兰步摇轻轻颤抖。

室中。

葛洪略作沉吟后,扶须道:“瞻箦,依汝今日对《庄子》注释之所解,答论确实精湛有序,且不入俗流,可见平日功课甚是务实!然,若想就此得过谢幼儒所设策论,怕是稍有欠缺!”

策论!进会稽学馆尚要考经世?

闻言,刘浓眉头微皱,汉代先以黄老治国,而后独尊儒家,魏晋承制于汉,便合二为一,考究学识才华,一般皆在《老》《庄》《周》《儒》四者之间。杨少柳虽然学识博精,但终究是个女子,对经世文章尚是欠缺的!心道:唉,果是真人慧炬,只是简单的询问,便知我所缺者在此。若论经世,倒亦知晓些,但若将那些后世的经世之道拿来做策论文章。怕是,后果不堪设想……

半晌。

葛洪见刘浓阖首沉思,面上神情沉稳冷静,不以美名自骄,不以有缺自掩,心中暗暗点头,颇是赞赏,遂笑道:“瞻箦莫忧,汝之学识已合经世策论,只是尚缺知、法兼顾尔!”

知法兼顾?!

儒家自有法,不然何谈治国平天下!

此语若醍醐,生生将刘浓惊醒,自己所缺的正是知法兼顾。格物致知,经世行法,然若法不遂知,则法不可行,行之必反!自己若作策论文章,便必须得知当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然便是纸上谈兵!葛洪一生虽以丹道与医术著称,却亦有《军书檄移章表笺记》,其中便有治军、治郡、安民之法矣!

少倾,刘浓深深一个长揖,沉声道:“谢过葛侯提携之言,格物致知、经世济国,皆乃君子必习尔!刘浓虽愚昧,然学如不及,犹恐有失;冒昧恳闻其间通窍,不知葛侯,可否垂怜?”

“哦!”

葛洪长眉一挑,慢慢将卷挽的衣袖抖开,再以双手拢在胸前,淡然笑道:“既是如此,汝可答问,汝是愿作游鱼,尚是愿为行渔者?”

此言何意?

刘浓抬首挑眉,但见葛洪眉松眼放,嘴角似带嘲弄,仿若戏而观之,心中竟不由得微忿,不假思索的道:“葛侯,君子如松竹,遇风不折,事雨不歇。刘浓不才,愿展胸中所藏,以献方寸之志。若得一县,但为阖县之荫,若得一郡,愿为横郡之梁!游鱼虽乐,却非刘浓之乐矣!”

言罢,双手按膝,身子微微前倾,目光则直视葛洪。

“啪!”

两目相对良久,葛洪眼底戏弄尽去,缓缓一声击掌响于室中。刘浓长长暗吐一口气,再度深深揖手,心中则道:果然,此时的葛稚川尚是心怀济世安民之志的,若是再过些年,其一心醉于丹道,怕是我的这番言话,便会遭其扫地出门尔……

葛洪缓抚短须,安受其礼,而后便细细而言。刘浓时尔点头,间或深思,葛洪浸淫儒、道已久,且对当今天下局势、吏治皆有独到见解,每有妙论亦正好戳中刘浓之所缺。策论文章非比诗赋,亦非同清谈,若主杆经不得风雨,便是枝叶再华丽亦不过一捅即破!

刘浓近些年熟读经书,胸中自是藏得有物,只是欠缺与世贯通,往往一点即透。心中豁然开朗,真有种一法通、万法皆随之感,暗道:这便是章统么……

茶水续得几番,沉香亦换。

红日挂在檐尖,欲落未落。

葛洪不知想起甚,望着院外落日,渭然叹道:“君子应振声,叔夜非汤武而薄周孔……”

“咳!”

廊上传来一声咳,二人这才恍觉天时有异,不知不觉竟谈了将近整日。

葛洪瞅了瞅案上香炉,见燎烟徐徐,炉底浅浅积得一层灰,抚掌笑道:“瞻箦,昔有烂柯观棋,不知山中时日。今方你我对席,亦同此感!我有素卷三十,愿借汝观之,待他日汝自山阴回返时,再行归还!”

素卷三十?!

刘浓微怔,随即大喜,《军书檄移章表笺记》正是三十卷,若得细观,莫说著策论文章,便是日后亦大有用处,当仁不让亦不推辞,当即挽礼至眉,缓缓而沉,至抵至地,以额触手背,稽首道:“刘浓,谢过葛侯!”

礼毕,正身而起,脸上洋满笑意。

鲍潜光踏进室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