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刀伤,竟然不死!
刘浓暗惊,恰于此时那大汉不知何故竟猛地回头。
一眼寒芒,锥刺而冰冷!
刘浓不避,反而踏前一步,挽袖在胸前,好整以暇的打量。少倾,大汉低眉,随后徐徐转身,嘴里则嘟嚷道:“若不能帮我讨酒喝,来之何意?”
刘浓洒然一笑,见其眼锋与罗环相差无几,心中却对这大汉生得些许兴趣,暗道:仅此一次吧,亦是个北地流亡而来的军士,况且尚有来福相求。
既已拿定主意,便侧身面向那酒肆先生,笑问:“汝售之酒,为竹叶青?”
余谯施礼答道:“这位郎君,先前我已言过,我售之酒,为竹叶,青酒!”
“哦!”
刘浓淡然笑道:“汝售竹叶,青酒;彼购竹叶青酒,奈何成执?汝若不售,彼如何得购?本是两不相干,莫若两厢作罢,如何?”
嗯?
余谯本在暗自防备,闻言神情一怔,悄悄抬眼看向刘浓,见这美郎君神态淡雅、言语温和,令人如沐春风;稍一转念,便想顺坡而下,省得再生纠葛事端。
“非也!”
“非也!”
两个声音同时响起。
其中一人,居然是那大汉,其昂头大声道:“我购竹叶青!”
“这位郎君所言,褚裒不敢苟同也!彼若不购,酒肆如何得售?是以,有购方有售也!再则,售竹叶,青酒;购竹叶青酒,两者岂会不相干?不论孰是孰非,终有非矣!若混淆而至,君子不可取也!”
声音朗朗,仿若一石击起千层浪,再次将事态挑至本源。
余谯闻声则喜,猛然回头。
众人亦随声而望……
第七十二章 浓夜残醉
杨柳依依,古道口,蓬船如棋,锦衣瘦。
往来,皆是旅人。
斜斜,酒肆一侧,清风撩起半帘,隐见宽带眷飘;随后,帘中迈出两位郎君,十五、六岁俱是弱冠之龄。二人漫眼对视,稍作互揖,而后缓缓一笑,下车并肩而行。
余谯赶紧急迎几步,朝着左侧郎君躬身施礼:“余谯,见过小郎君!”
“嗯!”
左侧郎君面相方正,气宇轩昂,此刻眉梢正飞扬,挥舞着锦袖,直踏而来;右侧的郎君则面淡若水,略显苍白,漠不在心的打量时,一眼掠见刘浓,神色微愣,以致稍稍落后半步。
左侧郎君将将行至近前,木屐尚未定稳,便揖手笑道:“这位郎君,以为然否?”
刘浓还礼,淡淡笑道:“然也!”
“既是如此,你我何不辩之?理不辩则不明矣!”
左侧郎君挽袖于胸前,放飞眉梢,洒然纵笑,随后便命余谯摆出矮案与苇席,邀那右侧郎君与刘浓一同入座辩理。礼不可废,辩不可亵,刘浓淡然而笑,撩袍落座,朝着对面右侧那郎君微微阖首。而此时,右侧郎君亦在悄悄打量他,神色间颇是踌躇。
既而一顿。
“刘浓,见过孙郎君!”
“孙盛,见过刘郎君!”
两人几乎同时见礼,此人正是吴县孙盛,前来会稽亦是为求学而至。因孙、褚两家尚在北地时,便是通宜交好,是以与这褚郎君约作一处。
“哦……”
左侧郎君瞅瞅二人,目光定在刘浓身上,将手中白麈往左一歪,朗声笑道:“原是旧识?如此美郎君我竟不识!安国,快快与我作荐!”
孙盛初至时,面色本呈涩然,待见刘浓对昔日之事根本未曾挂怀,竟率先见礼。心中顿松,同时更生好感,温言笑道:“季野兄,这便是华亭美鹤刘瞻箦,前两日,我尚与兄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