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岁的年纪,典型的日本江户时代的官员打扮,宽大的衣袖,象征着身份的黑纱小官帽、飘带,他人也是有着鲜明的日本色彩,方圆脸,精明强干和冷酷仿佛刻在了脸上。
“殿下,您席间所言,遣贵国精通经济之道的学者协助鄙国幕府,称为顾问,不知这顾问权利几许?”
井伊直弼毕恭毕敬的问,日本人特有的礼节风格,不管是从心内鄙视你警惕你亦或惧怕你,都会客客气气的礼貌无比。
井伊直弼虽然会写汉文,但却不怎么会说汉话,自然有通译在旁翻译。
叶昭道:“所谓顾问,自然是学者身份,贵国采纳他们的建议也好,不采纳也好,都悉听尊便,本王只是希望日本繁荣稳定,对亚东一地,有些建树,承担些责任。”
井伊直弼默默点头,见面之前,实在想不到中国南朝摄政王这般年轻俊秀,这位可怕的敌人,果然不曾令人失望,他在想什么,你根本就猜不到,难道他会真心帮助日本国摆脱目前的困境?
幕府和皇室之争,他又会支持哪一方?
毫无疑问,不管是幕府亦或皇室,只要能获得中国人的全力支持,在这场较量中必然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井伊先生,本王这趟来日本,感触颇多,两国一衣带水,还望井伊先生努力消除贵国民众对我国的误解。”
叶昭语气温和,不动声色。
井伊直弼脸色同样平静,躬身道:“一定!只要鄙国能度过此次艰难,井伊直弼定动员各藩清剿乱民!”
侧坐的马博文看了井伊直弼一眼,心里骂了句老狐狸。
井伊直弼又突然问道:“殿下,鄙国最近出现了废藩置县的呼声,不知道殿下会不会支持这种呼吁?”
废藩置县,就是真正废除大名制度,废除封建制度,幕府的统治根基也就不会存在。
叶昭道:“这是你们国内部政务,我会支持你们的多数派。”
井伊直弼微微颔首,又道:“殿下明日造访京都御所,井伊直弼先此恭祝陛下路途愉快。”
叶昭笑了笑:“承你吉言。”
井伊直弼告退后,叶昭就看了马博文一眼。
马博文随即拿出一封信笺,双手呈于叶昭,说道:“这是小笠原中干写给臣下的密信,请王爷过目。”
小笠原中干乃是丰前国小仓藩藩主,同样是九州岛霸主之一,距离长崎也近,在马博文接触的大名中,小笠原中干最是野心勃勃,对皇室和幕府都态度暧昧,而打击各反抗组织他也最不含糊,在丰前国,基本没有反抗武装团体的存在。
叶昭扯出信纸看了几眼,是请马博文帮其置办火器的密信。
乱世,定然会英杰辈出,日本明治维新,皇室和幕府两大阵营各藩联军开战之时,甚至有武士叛乱成立共和国自任总统的情况出现。
小仓藩是明治维新时抗拒皇室倒幕派的主力之一,实则真正对抗的是废藩置县的制度,这些封建大名,谁又甘心乖乖交出手里的权力?
“小笠原中干,此人怎样?”叶昭淡淡的问。
马博文不假思索:“野心勃勃,两面三刀,又有着振兴日本国的宏图大志。”
叶昭就笑,马博文想利用这位藩主不是没有道理,谁说就中国能出汪精卫?人是很奇怪的动物,有时候理想是一回事,但被人控制着牵线走,往往却回不了头。
废藩置县?那是定然不会令其顺顺当当的,日本国封建大名制度存在的越久,对于中国越是有利。
“嗯,先应付着他吧,将来或许有用。”叶昭放下书信,马博文忙拿起,用油灯燃了,又道:“王爷,明日去京都御所,臣下着人将苇月姑娘接来?日本人的侍从侍女,怕都是他们耳目。”
叶昭微微点头。
第二天,中国摄政王车队和孝明天皇的车队一起,浩浩荡荡驶往京都。
京都御所的建礼门洞开,欢迎中国摄政王到访,此门在皇宫紫宸殿正南,乃是天皇圣驾通过之门,这是它第一次对外国人开放。
京都御所是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虽然不比南京乾王宫,却也不遑多让。只是日本人独有的寝殿风格,殿宇矮小,木楼结构众多,各个房屋由带顶的走道或游廊连结在一起,远不及中国皇宫王府堂皇威严。
叶昭居处被安排在二条城,也就是幕府将军在京都的行辕,现今整个二条城被中国军人接管,成了摄政王的寓所。
傍晚孝明天皇在御所设茶会款待叶昭之时,苇月伊织也到了京都,叶昭遂带上了她赴宴。
马车是日本马车,只是马夫换成了中国人,前往天皇御所的路上,苇月伊织神态自然,在马车里细心帮叶昭整理着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