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200。
这在当时的东北,已经算比较高的工资了。
或许如果他妻子不生病的话,应该可以悠闲的过完后半生。
但是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
我们养育孩子。
又怎么能保证孩子今后能争气?
影片的最后,老王很显然是大彻大悟了。
还管什么脸面不脸面,现在最需要的是,真正能赚到钱给媳妇治病。
他已经抛下了自己所谓的面子。
所谓国企正式职工的面子。
拿走修车人丢下的工具,他以后要从事这个职业。
虽然脏点累点,但确实能赚钱。
这个电影最打动人的。
还是那真实的各种背景。
被拆掉的半截楼,接的另一次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商贩。
在废墟里做买卖的商贩。
还有冒着黑烟的烟囱。
还有各种破破烂烂的路边小店。
真实的东北小城。
在这片黑土地上,已经见不到多少年轻人了。
大家都已经南下去打工了。
留下来的人,10个有8个是老弱病残。
尽管奥运会之后经济已经腾飞。
但是老旧的东北工业区。
依然是无人问津。
这里没有人力资源,留不住年轻人。
还如何招到工人?如何建厂?
寒冷的天气,特殊的文化氛围。
还有各种社会风气。
虽然这里似乎没有明天。
剩下的只是对过去的各种情怀和回忆。
有位作家曾经说过。
【现在能够留在东北的。】
【除了腿脚不好的老年人。】
【就是各种关系户。】
【留在这里的年轻人,多少都是有点关系的。】
【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吃皇粮的。】